[发明专利]锂电池用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222.X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杜宁;吴平;杨德仁;张辉;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周丽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层状 硫化 二氧化硅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用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重要的锡基材料,二硫化锡在催化、传感器和能量存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由于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优越的循环性能,因而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上有着巨大的前景。目前,关于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二硫化锡纳米片的合成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材料倾向于形成纳米片、纳米管和类富勒烯结构,而不是形成层状堆积的纳米棒,来降低整个系统的能量。关于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棒的合成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用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制备方法,采用锡纳米棒作为牺牲性的模板,二氧化硅作为纳米反应器,通过后续的硫化过程得到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方法简单可控,可大批量生产。
一种锂电池用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锡纳米棒加入到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1~30分钟,所述的锡纳米棒在乙醇溶液中的浓度为0.01~10克/升;随后依次加入水、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溶液,室温反应30~720分钟,离心分离并干燥,得到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其中,所述的乙醇溶液、水、氨水和正硅酸乙酯溶液的体积比为1∶(0.1~0.5)∶(0.1~0.5)∶(0.00005~0.001);
(2)将步骤(1)得到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放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硫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00~600℃,反应时间为30~720分钟,得到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硫化反应中采用的硫源为硫化氢气体或硫粉。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与所述的硫源的质量比小于2,以保证硫化反应充分进行,并生成产物SnS2相。
本发明中,所述氨水中NH3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5~28%,所述正硅酸乙酯溶液中SiO2的质量百分含量高于28.0%。
本发明中,室温所指范围为0~40℃,优选为20~25℃。
本发明中,以锡纳米棒作为牺牲性模板,首先在其表面沉积一层均匀的二氧化硅层,形成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随后对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进行硫化处理,获得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在硫化过程中,二氧化硅起到了关键性的纳米反应器的作用;由于该纳米反应器的限制作用,使得锡在向二硫化锡转变的过程中,能够维持一维纳米棒的形貌以及获得层状的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引入二氧化硅作为纳米反应器,通过硫化反应将锡纳米棒转变为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棒,克服了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棒的合成难题;
(2)本发明采用锡纳米棒作为模板,通过简单的二氧化硅包覆结合随后的硫化过程,获得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可大批量生产,便于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商业化应用;
(3)本发明中锡纳米棒和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棒表面的二氧化硅层除了在合成过程中作为纳米反应器外,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上还可以起到缓冲锡基材料体积膨胀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锡纳米棒和层状二硫化锡纳米棒的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透射电镜照片;
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
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5是实施例1制得的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红外光谱图;
图6为实施例1制得的层状二硫化锡/二氧化硅核壳纳米棒的电化学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2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
- 下一篇:高性能膜盒/活塞式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