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1532.1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君锋;崔喜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药 实验 预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药毒理实验的预处理,都是采用在装有害虫的生物容器中用手动喷撒器进行喷撒农药药液, 由于该手动喷撒器喷射出的农药药液均为大颗粒状的水珠,该些水珠由于颗粒大,散播密集度低,仅会在害虫壳体上表面附着,无法包覆害虫的全身,造成实验存在有较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及方法设计合理,有利于保证毒理实验的准确性。
本发明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害虫的生物容器,所述生物容器旁侧设有雾状农药发生器,所述雾状农药发生器与生物容器之间设有药液缓冲罐,所述药液缓冲罐与生物容器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导管相连通,所述雾状农药发生器与药液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二输送导管相连通。
上述生物容器、雾状农药发生器和药液缓冲罐均为透明玻璃罐。
上述第一输送导管和第二输送导管为透明玻璃管。
上述第一输送导管和第二输送导管上设有启闭阀。
本发明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定数量害虫盛装在生物容器中,往该生物容器中通入由雾状农药发生器产生的雾状农药药液。
上述生物容器与雾状农药发生器之间设有药液缓冲罐,所述药液缓冲罐与生物容器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导管相连通,所述雾状农药发生器与药液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二输送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导管和第二输送导管上设有启闭阀,通过设置药液缓冲罐及启闭阀以实现雾状药液的定量控制。
上述生物容器、雾状农药发生器和药液缓冲罐均为透明玻璃罐;所述第一输送导管和第二输送导管为透明玻璃管。
本发明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及方法通过雾状农药发生器和生物容器及其之间设有的输送导管,从而可使加热罐产生的雾状药液均匀地附着在害虫全身表面,有利于实现农药毒理实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盛装害虫的生物容器1,生物容器1旁侧设有雾状农药发生器2,雾状农药发生器2与生物容器1之间设有药液缓冲罐3,药液缓冲罐3与生物容器1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导管4相连通,雾状农药发生器2与药液缓冲罐3之间通过第二输送导管5相连通。其中雾状农药发生器为可让农药药液产生雾化状的发生器,可以是通过火焰加热、微波加热等等方式来实现农药药液的雾化。
上述生物容器1、雾状农药发生器2和药液缓冲罐3均为透明玻璃罐。
上述第一输送导管4和第二输送导管5为透明玻璃管。
上述第一输送导管4和第二输送导管5上设有启闭阀6。
本发明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的方法,将一定数量害虫盛装在生物容器中,往该生物容器中通入由雾状农药发生器产生的雾状农药药液。
上述生物容器与雾状农药发生器之间设有药液缓冲罐,所述药液缓冲罐与生物容器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导管相连通,所述雾状农药发生器与药液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二输送导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输送导管和第二输送导管上设有启闭阀,通过设置药液缓冲罐及启闭阀以实现雾状药液的定量控制。
上述生物容器、雾状农药发生器和药液缓冲罐均为透明玻璃罐;所述第一输送导管和第二输送导管为透明玻璃管。
本发明农药毒理实验预处理装置及方法通过雾状农药发生器和生物容器及其之间设有的输送导管,从而可使加热罐产生的雾状药液均匀地附着在害虫全身表面,有利于实现农药毒理实验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