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ux下PCI EXPRESS热插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1678.6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1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ux pci express 热插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Linux操作系统带电运行的过程中,实现PCI EXPRESS设备的插入和拔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PCI Express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 Express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
PCI Express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它和原有的ISA、PCI和AGP总线不同。这种传输方式,不必因为某个硬件的频率而影响到整个系统性能的发挥。当然了,整个系统依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我们可以方便的提高某一频率低的硬件的频率,以便系统在没有瓶颈的环境下使用。以串行方式提升频率增进效能,关键的限制在于采用什么样的物理传输介质。目前人们普遍采用铜线路,而理论上铜这个材质可以提供的传输极限是10 Gbps。
热插拔即带电插拔,热插拔功能就是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损坏的硬盘、电源或板卡等部件,从而提高了系统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扩展性和灵活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inux下PCI EXPRESS热插拔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系统包括:热插拔服务程序和标准热插拔系统驱动程序,其中
热插拔服务程序:该程序分为Linux核内部分和核外部分,其控制逻辑以模块的方式加载入内核,负责监控及处理PCI EXPRESS总线上的热插拔动作;核外部分为用户空间脚本,从内核中调用,并根据内核传回的信息执行后续处理过程;
标准热插拔系统驱动程序:系统调用驱动程序,执行驱动程序的初始化代码,这些代码完成设备的设置,并填写设备的PCI EXPRESS 配置命令寄存器的相关标志位来激活设备;
热插拔服务程序和标准热插拔系统驱动程序为Linux核心可加载模块,且负责监控及处理PCI EXPRESS总线上的热插拔动作;
在Linux操作系统带电运行的过程中,实现PCI EXPRESS设备的插入和拔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系统确认要进行热插拔操作;
热插拔服务程序根据PCI EXPRESS插槽的使用情况,分离PCI EXPRESS设备;
人工进行热插拔操作;
如果是热插入则加载驱动模块激活热插入的设备,如果是热拔出则是设备驱动模块保持静默,操作系统释放内存空间和I/O空间,中断线程曾经属于该设备的系统资源。
在Linux操作系统带电运行的过程中,热插拔服务程序调用了核心线程event_thread。
在Linux操作系统带电运行的过程中,在激活或者静默PCI EXPRESS设备时,使用了标准热插拔驱动模块。
在热插入激活设备操作时,执行如下操作:
1)执行适配卡添加的一系列相关操作: 失败恢复预处理,存在性检验、打开电源,检查link training状态,获取设备基本信息,配置设备,为设备建立相关数据结构,挂接到上级总线;
2)为新添加的设备查找并挂接驱动程序;
3)对于桥接设备,把它挂接到上级总线后,还要继续对其下级总线进行扫描和挂接;
4)通知用户态守护进程,更新插槽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动态修改Linux内核中的PCI EXPRESS设备的数据结构信息,不需要专用的硬件设备和专用的驱动程序,主要利用软件进行处理,成本很低且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PCI EXPRESS设备热插拔模型图;
图2是PCI EXPRESS设备热插入示意图;
图3是PCI EXPRESS设备热拔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以及PCI-EXPRESS设备热插拔的过程加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Linux下PCI EXPRESS热插拔的实现机制,允许用户在不关闭系统,不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取出和更换损坏的PCI EXPRESS设备,从而提高了系统对灾难的及时恢复能力、扩展性和灵活性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防错特征的切削刀具
- 下一篇:平面排水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