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纤维、羽绒无纺织填材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1732.7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邵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白玉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3/00 | 分类号: | D01G13/00;B68G3/0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3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纤维 羽绒 纺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纤维、羽绒无纺织填材,由聚丙烯纤维与羽绒合理配合构成。
背景技术
羽绒是指生长在白鹅、灰鹅、白鸭、灰鸭等扁嘴型家禽身上的绒子和毛片的统称,而绒主要是指生长在上述禽类的胸、腹、颈和腋窝部位的那片毛绒。羽绒的纤维是中空的管子,管壁甚薄,众多绒丝聚集在一起呈立体形,形成一层保温防寒网,使体温不易散发,外界寒气不易入侵,因此,用羽绒作填充料做成的制品的保暖性能是其它填充料无法比拟的。
羽绒具有经便柔软的特点,穿、盖羽绒制品具有轻松、柔软、舒适之感,而且便于收藏和携带;羽绒蓬松性强,因此羽绒制品不易起皱,穿着自然;羽绒具有干爽的特点,因此能吸收人体排出的汗并可快速地将其排出。
众所周知,由于羽绒属于健康、环保的天然材料,尤其由于羽绒具有前述的长处,因而被广泛使用于服装和寝具如被褥上,作为服装和寝具的垫材,该垫材又被称为内衬或衬里。
长期以来,羽绒服装或羽绒制品生产企业在制作羽绒产品时,为使羽绒分布均匀,通常把充绒布整体分割成多块留有充绒口的条格但腔,在各条格胆腔内部充入依需量的羽绒,充绒任务通常由工人手工担当,把羽绒从充绒口塞入胆腔内。这种充绒方式不仅工效低,而且劳动强度大,此外,由于羽绒轻盈而易飘动,因此对工作现场的环境、工人的健康均有不良影响。于是,便有了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286410C所推荐的自吸式气动充绒机的方案。
又,为了扩展羽绒的用途,中国专利公告号CN1222591A介绍了一种羽绒纺纱工艺技术,其是将重量比为10-90%的羽绒与其它天然纤维如羊毛、蚕丝、驼毛、兔毛、棉混合或者将羽绒与其它合成纤维如腈纶、涤纶、粘胶混合,并且加入纺纱原料总重量的4-35%的和毛油。由于该方案将羽绒从通常被业界作为垫充物使用转化为织物用的纱线,因而不再属于无纺织材料范畴。
及,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39682C披露了一种可纺绒丝、羽丝混纺材料及其加工方法,该专利的技术贡献在于将羽绒、羽毛从不可纺变为可纺性的可纺绒丝、羽丝混纺材料。
还,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237658A揭示了羽绒无纺布,其是将羽绒20-80%与化学纤维80-20%搭配,并且明确指出化学纤维为合成纤维,即为尼龙、涤纶、腈纶、锦纶、氯纶、氨纶,该技术方案的建树在于将羽绒从保温充填(垫)材料转化为适用于制作服饰的面料。
上述例举的CN1222591A、CN1139682C、CN1237658A介绍的技术方案的实质均是围绕如何将羽绒脱离或称摆脱传统的作为服装、寝具产品的充填材料而藉以拓展用途。然而,本申请人认为,只有当羽绒作为服装、寝具的充填材料使用时,其固有的也即上面所述的诸项优势才能得到全面体现,尤其是,当将羽绒与其它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合理配合而作为无纺织材料并且将将纺织材料不脱传统用途地反哺于服装、寝具作为充填料使用,则不失为是一种更为良好的技术手段。因为,聚丙烯纤维的纤维直径可以细到比蚕丝更细,越细密度越高、越保暖;又因为聚丙烯纤维具有蜘蛛网般的功用而得以与羽绒实现良好的粘连性融合,当作为充填材料使用时,能克服传统手工充绒所带来的诸如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加工现场环境差、有损工人健康之类的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服装、寝具产品作为充填物使用的能体现保暖、轻便柔软、蓬松性的、在使用时能体现对充填现场的工作环境友好、避免羽绒飘逸的聚丙烯纤维、羽绒无纺织填材。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聚丙烯纤维、羽绒无纺织填材,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丙烯纤维30-90%,羽绒10-70%。
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纤维的纤度为0.001-0.01d。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合于服装和寝具如被褥、靠垫作为填充材料,具有轻盈、柔软和蓬松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纤度为0.001d的聚丙烯纤维90%,羽绒10%,优选地,使聚丙烯粒子由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状态下进入羽绒中与羽绒络合,所述的百分为重量百分。
实施例2:
纤度为0.01d的聚丙烯纤维30%,羽绒70%,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3:
纤度为0.05d的聚丙烯纤维60%,羽绒40%,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白玉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白玉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1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