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Hadamard矩阵多通道方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传递矩阵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2085.1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友明;饶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9/00 | 分类号: | G01J9/00;G01M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许玉明;顾炜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hadamard 矩阵 通道 方法 自适应 光学系统 传递 测量 装置 | ||
1.基于Hadamard矩阵多通道方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传递矩阵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光源(1)、空间滤波器(2)、准直透镜(3)、变形镜(4)、反射镜(5)、哈特曼波前探测器(6)、波前记录器(7a)、数据处理单元(7b)、通道划分器(7c)和高压放大器(8);其中,
光源(1)、空间滤波器(2)和准直透镜(3)产生与变形镜(4)和哈特曼波前探测器(6)口径相匹配的平面波;
通道划分器(7c)根据变形镜(4)的面形影响函数模型确定有效影响区域,并根据变形镜(4)驱动器与哈特曼波前探测器子孔径的布局对变形镜(4)的驱动器进行通道划分;
数据处理单元(7b)根据通道划分器(7c)划分的通道数目确定使用的Hadamard矩阵的阶次,并向各通道输出电压,经高压放大器(8)后施加到变形镜(4)将平面波反射进入哈特曼波前探测器(6),并由波前记录器(7a)计算并存储波前斜率;最后,数据处理单元(7b)通过对波前斜率矩阵进行运算和多通道分离,求取传递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adamard矩阵多通道方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传递矩阵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可以用观测目标或空间参考目标替代,只是需先进行标定和增加重复测量次数,以减弱大气湍流引入的波前斜率测量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adamard矩阵多通道方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传递矩阵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形镜(4)面形影响函数模型可以由商用干涉仪测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adamard矩阵多通道方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传递矩阵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adamard矩阵的阶次的选取由变形镜驱动器数目和有效影响区域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adamard矩阵多通道方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传递矩阵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递矩阵为稀疏矩阵,矩阵中零的数目由哈特曼波前探测器(6)与变形镜(4)的布局及变形镜的有效影响区域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Hadamard矩阵多通道方法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传递矩阵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方法传递矩阵测量步骤分为:多通道生成、多通道测量和多通道分离;具体如下:
步骤(1)多通道生成的方法为:通道划分器(7c)根据变形镜(4)的面形影响函数确定有效影响区域,再利用有效影响区域对变形镜(4)的驱动器进行通道划分,如果划分出的通道数目不存在对应阶次的Hadamard矩阵,则可虚拟几个通道以使通道数目存在对应阶次的Hadamard矩阵,最终得到分组矩阵CM,CM的行向量数为所有驱动器的个数,列向量数为所有的通道数;
步骤(2)多通道测量的方法为:光源(1)的光束经空间滤波器(2)和准直透镜(3)后得到标准平面波,入射到变形镜(4)后,经反射镜(5)将光波导入哈特曼波前探测器(6)中,由波前记录器(7a)计算并记录波前斜率向量;测量传递矩阵时,数据处理单元(7b)将多通道对应的Hadamard矩阵的每列依次作为电压向量施加到变形镜(4)的驱动器上,产生相应的波前,并由波前记录器(7a)记录并获取波前斜率矩阵GM,再通过数据处理单元(7b)进行矩阵运算,得到多通道的传递矩阵DM;
步骤(3)多通道分离的方法为:为取得单通道的传递矩阵DS,需对DM进行多通道分离,分离时,需根据驱动器的有效影响区域和子孔径尺寸来确定单通道传递矩阵DS的稀疏程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多通道的传递矩阵DM利用公式求取;其中,nM为划分的通道数目,vm为驱动器所加电压大小,GM为斜率矩阵,为nM阶的Hadamard矩阵的转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0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