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船上作业的风能照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2326.2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薛叶新;倪建荣;吴银宝;赵宏伟;侯斌;陈骞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13/02 | 分类号: | F21L13/02;F03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上 作业 风能 照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能照明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上作业的风能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修造行业大多数涂装工艺作业采用36V普通灯具进行工作照明,而且变压器放在狭小的空间当中,能耗大,并且由于作业环境差,工作量大,作业人员要耗去一定的体力,在施工中电线、灯具很容易损坏,很容易造成触电和燃烧爆炸等事故,现场存在一定的风险。施工人员使用的大头帽(头盔)的冷风(压缩空气)作为呼吸使用,不作其它用途,冷风白白地漏掉,因此设想在冷风管路上加装一只风能发电照明一体化系统系统,使能源再生利用。因此,研发一种以风能替代电能的照明一体化系统系统已经迫在眉捷,具有节能减排,安全环保,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的设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上作业的风能照明系统,利用头盔内的冷风,通过LED芯片满足施工照明。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船上作业的风能照明系统,包括冷风发电系统,其输出端与照明系统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风发电系统由相连的发电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
所述的发电系统包括相连的风叶和永磁同步发电机,发电系统还设有冷风输入孔,用于与外界的空气压缩机连接;冷风输出孔,用于与头盔内的冷风管路连接,以及用于控制冷风的大小的阀门;所述的照明系统为LED芯片照明系统。
所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子上嵌有均匀分布的八片特种钢磁瓦。
所述的特种钢磁瓦尺寸为15mm*8mm*1.2mm。
所述的照明系统为单颗高亮度集成LED芯片照明系统。
所述的照明系统还包括LED芯片散热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1)采用特种钢磁瓦,有效预防由于外界冲击力而损坏,同时,减轻了电机重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起重力距。
(2)将永磁同步电机和高亮度集成LED芯片的照明技术结合,通过头盔内的冷风管路通道,实现能源的再生利用,使达到安全环保节能减排的效应。
(3)省去了36v行灯线和易损坏的灯泡,节约了消耗成本,消除了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等风险。
(4)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省去了收放行灯的作业,
改善了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
(5)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船上作业的风能照明系统。
图2是本发明中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子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位于发电系统上的冷风输入孔与冷风输出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电系统;2-电控系统;3-照明系统;4-特种钢磁瓦;5-转子本体;6-镂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用于船上作业的风能照明系统,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船上作业的风能照明系统,包括冷风发电系统,其输出端与照明系统3相连,冷风发电系统由相连的发电系统1和电控系统2组成;
所述的发电系统1包括依次连接的风叶和永磁同步发电机,风叶与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出轴用固定的支头螺丝固定连接。发电系统还设有冷风输入孔,用于与外界的空气压缩机连接;冷风输出孔,用于与头盔内的冷风管路连接,以及用于控制冷风的大小的阀门;一般冷风的大小(压缩空气) 控制在2.5公斤以上为宜。风叶的大小可以根据所需发电机功率决定。位于发电系统上的冷风输入孔与冷风输出孔,角度位置应大于120度为宜,参见图3。冷风输入孔的角度应对着风叶的头部面吹动。这样产生的动力较大,从而增加了电机启动的力矩。阀门与冷风输入孔通过高压塑料软管连接,阀门上加装高压连接头。
永磁同步发电机是在普通的永磁同步电机基础上进行不断改造,原来的普通磁钢容易损坏份量重,改为现用的特种钢磁瓦4八片均衡相嵌在转子上,可以防外界冲击力而损坏而且减轻电机重量。为了减轻转子本体5的重量,在其内开设有多个镂空6,如图2所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起重力距,每片特种钢磁瓦4尺寸15mm*8mm*1.2mm,经过不断的试验,达到当初设想的目的,具有性能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本实施例中永磁同步电机的功率为10W,输出电压三相交流小于20V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