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折叠支架用气簧摆动转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2489.0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夏勇;曲波;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F16M11/38;G06F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5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折叠 支架 用气簧 摆动 转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折叠支撑架,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显示器折叠支架用气簧摆动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电脑一体机,是指将传统分体台式机的主机集成到显示器中,从而形成一体台式机。随着时代、科技与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一体机带着强大的生命力,正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相比传统的台式电脑,电脑一体机的设计更符合城市居住环境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传统桌上电脑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便捷优势,在体积和外观上找到了最契合消费者审美观念的平衡点,作为支撑架是电脑一体机密不可分的结合体,不但衬托出简约的外观造型,出色的工艺设计,采用了支架式结构设计,还可节省最多70%的桌面空间;包装时可以将支撑架折叠起来,缩小空间,易拆卸、折叠的结构并便于包装及搬运。
但现有显示器折叠支架一般采用的是升降架以及可旋转的显示器固定板,折叠时旋转显示器固定板下降升降架,从而减少包装体积;当这种折叠方式不便于显示器角度的调整,折叠后依然占有较大的空间,而且在调整显示器高度以及角度时均不便于调整,影响视听效果。
此外,由于将主机集成到显示器中,所以一体机的重量和普通显示器相比要重很多,一般一体机重量达到10kg以上,普通显示器的支架就不能支撑如此重的显示器,因此这种显示器折叠支架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轻便、高度调节操作更简便、结构稳定和360度自由旋转的显示器折叠支架用气簧摆动转轴结构,其节约包装体积,最大程度满足观看显示器的角度要求。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显示器折叠支架用气簧摆动转轴结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以及升降压铸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降压铸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支撑架的连接压铸件,所述连接压铸件一端与升降压铸件固联,其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气弹簧;在所述连接压铸件一端与其另一端之间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支撑架上端相连接,所述弹簧支撑架的下端与底座相固联。
根据上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压铸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气弹簧的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气弹簧一端置入开口内并通过旋转轴与连接压铸件另一端活动连接。
根据上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上端均通过所述转轴与连接压铸件活动连接,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的下端均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弹簧设置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
根据上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压铸件与左支撑架之间以及连接压铸件与右支撑架之间均设有扭簧。
根据上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上还连接有加强板。
根据上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升降压铸件还设有限制升降压铸件旋转角度的限位罩,所述连接压铸件设置在限位罩内。
根据上述的转轴结构,其中,所述升降压铸件在支撑架上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68度。
根据上述的转轴结构,其中,上述限位罩呈圆筒状,并倾斜的安装在升降压铸件的下端,所述限位罩的下端与支撑架的上端呈可开合闭状态的开嘴。
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压铸件以设置在连接压铸件另一端作用的气弹簧,使升降压铸件的高度调节操作更简便,只需要轻按,在气弹簧的作用下向上伸起或缩短,其旋转轻便自如、操作简单,并通过设置气弹簧使升降压铸件以及支撑架能够承载负重较大的显示屏,即10-15Kg的显示屏,满足不同重量的液晶显示器的安装。而且通过气弹簧以及转轴的共同作用下,当转轴运动时,带动气弹簧做摆动运动,使气弹簧对转轴的作用力臂逐渐减小,即在下降运动过程中,气弹簧的支撑作用力逐渐减小,运动过程越来越轻松,使升降压铸件下降过程平稳可靠,其折叠方便,结构合理,减少了占用空间以及包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未安装升降压铸件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未安装升降压铸件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升降压铸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4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