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霉菌多功能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2953.6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秉丽;陈捷;孙兴全;李雅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1/02;C09K17/00;A01N63/04;A01P21/00;A01P3/00;C12R1/885;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霉菌 多功能 土壤改良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菌土壤改良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霉菌多功能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报导我国设施蔬菜面积已达5020万亩;产量1.68亿吨,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25%;总产值4100多亿元,占蔬菜总产值的51%。然而土壤连作障碍长期是影响我国设施蔬菜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连作障碍比较严重的约占蔬菜种植面积的20~25%,由于连作障碍引发生的当季作物造成的损失在20~80%,严重的几乎绝产。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①蔬菜的化感作用以及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连作蔬菜产生毒素在土壤中积累响根系的呼吸作用。②复种指数过高。过度消耗土壤营养、修复时间不足。③病原过度积累。连作过度或轮作不足,导致病残体分解不充分、病原大量积累,一旦条件适合发病加重。④肥料质量差。未经过充分腐熟的牲畜粪便也会带来病菌和微生物污染。⑤土壤盐渍化严重。上海市滨海初生盐渍土约占全市土壤资源的15%。初生或次生盐渍化土壤很难用于蔬菜的可持续生产。⑥微生态多样性下降。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的干湿交替不明显,造成土壤长期处于厌气环境,一些好气性的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破坏了土壤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种群结构破环在众多连作障碍因素中,盐渍化是上海蔬菜安全生产中最关注的问题。上海市设施蔬菜次生盐渍化已相当严重。据报道,上海地区大棚蔬菜土壤的盐分高达0.49~0.93%,更甚者大棚芦笋的土壤含盐量则达2.21%,芦笋不长,整株死亡。截止2007年,根据土壤盐化程度分级标准,奉贤地区盐渍化土壤已经达到38.8%,浦东和金山地区盐渍化程度也达到14%。松江区盐渍化也日益严重,叶榭、泖港等6个镇、街道设施蔬菜总面积564.6hm2,其中已有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的达141.7hm2,占总面积的25.1%;3年以上设施与3年以内设施相比,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高,盐渍化严重面积达41.1hm2,比3年以内设施多28.6hm2;同时,由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土传病害面积已达343.1hm2,占设施蔬菜总面积的60.76%。对南汇和崇明两区设施栽培大棚的调查显示: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土壤表层(0~5 cm)有机质变化不明显;而土壤中硝态氮和总盐量增加,连续栽培15年土壤的硝态氮(94.23mg/kg)是露地表层土的14.8倍,EC值是露地的14.9倍;从第5年起土壤出现酸化现象,次生盐渍化越严重,对土壤脲酶、磷酸酶和呼吸强度的抑制越明显,连续栽培15年土壤脲酶活性受抑制率达到71.8%。同时,上海的城市绿化也受到严重影响,上海临港新城绿化陷盐碱之困,新城的土壤pH大于8.5(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pH在6.5在7.5之间),不少草坪已经退化、枯死,罗汉松、蜀桧、香樟等苗木长势较弱,叶片稀少。针对初生和次生盐渍化,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的治理技术主要有生物和非生物的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剂按原料来源可分为非生物改良剂(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改良剂、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和生物改良剂等。天然改良剂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增加土壤肥力等作用来改善土壤。尽管效果明显,但是,天然矿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如施用量、施用方式、施用时间及天然矿物的储量对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限制等。合成改良剂是模拟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有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PAM)、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脲醛树脂等,其中PAM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较高、机制不清楚。目前研究和应用的生物改良剂包括一些生物控制剂、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绿肥植物、菌根、好氧堆制茶、蚯蚓(例如唐山市丰润区天龙蚯蚓开发有限公司)等,其中研究应用较多的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有丛枝菌根(AM)。但是目前很多生物土壤改良剂是由动物粪便、农业废弃物等发酵而来,活性成分种类繁多,其活性受到生产条件影响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29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