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式盐桥电流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3550.3 | 申请日: | 201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小玲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式盐桥 电流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式化学电流发生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盐桥结构、可充电反复使用的蓄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电流发生装置,是指化学电池中的物理实体设施,它可以利用金属在作为电解质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地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目前公知的化学电流发生装置,其形式有可充电与不可充电两种,其结构有筒式、盒式、箱式、纽扣式等类别,这些电流发生装置无论采用何种物质作为电池正负极材料,都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与电极材料接触的电解质物质只有一种,它们是将不同的电极材料与同一种电解质物质相接触,或者将不同的电极棒(电极板)浸泡在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利用不同电极材料之间的外层电子数量差,通过同一种电解质释放电子或吸收电子,使电极材料带上电动势,从而形成生成电流的机制。
由于公知的化学电流发生装置均采用同一种电解质材料,因此,装置中的电解质材料易被不同的电极材料混合污染而变质,造成内阻增加、输送电子能力降低等缺陷,使电池生成电流不稳定,使用寿命降低,从而影响到电池的工作时间和应用范围。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比各类公知化学电池成本生成电流更稳定、工作时间更为长久、且可大规模阵列使用的密封式化学电流发生装置,赋予化学电池以更大的应用范围和更宽广的使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⑴ 设计、制造出具有多个(偶数)隔间的电池壳座装置,以盛放、存储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溶液。
⑵ 以琼脂与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为原料,设计出横跨各个隔间的盐桥,作为传递电子流动的通道。
⑶ 将电池壳座装置外观设计为圆角长方体状,便于多个装置的二维紧凑阵列使用和三维堆叠阵列使用。
⑷ 在壳座装置的两端立壁,分别隐蔽设置三脚电源插座和相应的插线导槽,便于装置内部的电流导出,以及多个装置之间的导线连接和大规模使用。
⑸ 在壳座装置两端立壁的中上位置,分别设置可以上下伸缩活动的弧形把手,便于整个装置的搬移和存放。
⑹ 在电池壳座装置内部,根据电解质溶液类型的不同设置两条排液管道,以便于单独排放或更换不同类型的电解质溶液。
⑺ 分别将两条排液管道的外端部分扩大,形成大口径的排液孔,用于设置排液阀,便于装置内部电解质溶液的排放。
⑻ 根据排液孔的大小,设计出能够隐蔽于排液孔之中的微型排液阀,便于多个装置之间的紧凑阵列使用。
⑼ 在装置的每个隔间内部,根据电极板的水平截面形状,设置相应大小的上定位槽与下定位槽,确保电极板能够有序地定距地安插到装置内部之中,不致于左右摇摆或脱落;同时,最大限度预留出电解质溶液的流动空间,确保装置之中电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⑽ 分不同类型将电极板按规则几何图案进行镂空,最大限度拓展电极板与电解质溶液接触的表面积,利于产生更大的电流。
与目前公知的化学电池装置相比,本发明所形成的密封式盐桥电流发生装置,可以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效率强劲──由于电解质溶液根据不同电极板材料进行专门相应配制,能够确保电极板在化学电反应的最大功效,产生强劲的电流。
2,工作稳定──电解质溶液针对特定的电极板材质专门配制,不同类型电解质溶液分隔放置使用,杜绝内阻变值的缺陷,确保化学电反应的顺利进行,所产生的电流纯净,工作稳定。
3,可靠耐用──由于电解质溶液只跟一种电极板材料接触反应,不会交叉污染变质,使电极板工作寿命得以延长,循环放电充电次数增加三分之一以上,整个装置可靠耐用。
4,应用范围广──产品除了单机可用作一定量的照明、信号电源之外,多个单机的有序组合,可形成规模宏大的发电阵列,广泛应用于工矿、运输、机关、军队、乡村等行业,以及适应抗灾防灾、野外应急、农田灌溉、无线定位等使用需要。
另外,本发明产品还有使用简单、工作环境安静,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市场空间广阔,具有极高的经济附加价值和社会价值。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结构组织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基座模块零件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壳座零件结构剖面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排液阀模块零件示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小玲,未经郑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3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力轮对穿线孔加工工装
- 下一篇:高空顶棚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