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偏心的机械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3640.2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4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来;张海滨;曹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3/00 | 分类号: | G04B13/00;G04B19/02;G04B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机械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机械手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指针偏离表盘中心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手表机芯结构的传动形式,基本是表盘面中心为主的时分针指示时间的传统形式,通常时、分、秒针设计在字面中心位置。手表的表盘布置单调,手表的外观款式的变化有限,不能满足爱表族对美感和新颖感的追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时、分、秒针偏离机芯中心的传动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包括:擒纵轮部件、二轮部件、三轮部件、秒轮部件、摩擦分轮、分轮、跨轮部件、时轮,擒纵轮部件位于机芯的中央区域,其齿轴与二轮部件的轮片啮合;秒轮部件与擒纵轮部件的齿轴啮合位于3点方向,秒轮部件顶端的秒针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3点之间的位置;摩擦分轮、分轮和时轮位于9点方向,分轮顶端的分针和时轮顶端的时针偏离机芯中心,处在中心到9点之间的位置,其中摩擦分轮与三轮部件的齿轴啮合,三轮部件的轮片与二轮部件的齿轴啮合;分轮的摩擦孔套在摩擦分轮的摩擦轴上,分轮与跨轮部件的大轮啮合;时轮的滑动孔套在分轮的滑动轴上,时轮与跨轮部件的小轮啮合。
该机械手表还包括与擒纵轮部件联动的擒纵叉部件和摆轮游丝组件。还包括上条机构和拨针机构。上条机构包括:上条柄组件,上条柄组件带动的立轮,与立轮啮合的小钢轮,与小钢轮啮合的大钢轮,与大钢轮同轴连接的并与二轮部件的齿轴啮合的条盒轮。拨针机构包括:上条柄组件带动的离合轮、与离合轮啮合的拨针轮;拨针轮还与跨轮部件的大轮啮合。
跨轮部件为径向浮动式。跨轮部件的轮轴的直径小于安装轮轴7C的轴承孔的内径,轮轴的侧面设置有使跨轮部件的轮齿紧贴着拨针轮和分轮的轮齿的弹簧片。轮轴与弹簧片接触的下半段为细腰状。秒轮部件的轴端设置有消除秒针抖动的秒轮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是:1.手表指示时间的创新理念展现世人,让爱表族享受一种美感和新颖感;2.有利于手表外观的设计和变化,改变手表款式的多样化组合化多针化;3.秒轮部件与摩擦分轮不重叠,摩擦分轮轴的结构简单了,指针机构的轴向尺寸减小。4. 采用径向浮动式的跨轮机构,倒拨针后就不会出现起动滞后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偏心的机械手表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偏心的机械手表的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偏心的机械手表的浮动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跨轮部件的轮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实施例的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本发明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实施例的机芯平面布置。
图中,条盒轮E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二轮部件2的轮片与擒纵轮部件1的齿轴啮合,将动力通过擒纵叉部件8传递给摆轮游丝组件9,实现摆轮的来回摆动。擒纵轮部件1位于机芯的中心,这样擒纵机构和摆轮游丝就占据了机芯中央区域。
图中,秒轮部件4与位于中央的擒纵轮部件1的齿轴啮合并位于3点方向,秒轮部件4顶端的秒针4A就偏离机芯中心,处于中心到3点之间的位置。因此从传动结构上我们机芯设计为偏中心传动形式。
图中,三轮部件3的轮片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摩擦分轮5与三轮部件3的齿轴啮合并位于9点方向。二轮部件2将动力传递给摩擦分轮5。分轮6的摩擦孔套在摩擦分轮5的摩擦轴上,分轮6与跨轮部件7的大轮啮合;摩擦分轮5通过摩擦力将动力传递给分轮6。时轮8的滑动孔套在分轮6的滑动轴上,时轮8与跨轮部件7的小轮啮合。分轮6顶端的分针6A和时轮8顶端的时针8A就偏离机芯中心,处于中心到9点之间的位置。
图2是所示的本发明双偏心的机械手表实施例的主传动系统。
图中显示与擒纵轮部件1联动的有擒纵叉部件9和摆轮游丝组件10。
图中显示有上条机构,上条柄组件A的上条柄轴带动的立轮B转动,立轮B与小钢轮C啮合,小钢轮C与大钢轮D啮合,带动大钢轮D转动,实现发条的上条运动。条盒轮E与大钢轮D同轴连接,并与二轮部件2的齿轴啮合。
条盒轮E、大钢轮D和发条一起组合成原动组件,通过二轮部件2以齿轮转动形式,不断为摆轮游丝系统提供补充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天王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3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兼氧发酵生产液态有机生态肥的工艺
- 下一篇:一种抑菌卫生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