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卫生间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4870.0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强;刘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群之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E03C1/29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张媛德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卫生间 单立管 检修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卫生间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卫生间排水立管需要安装两根管道,一根排水,一根通气,此排水方式占用较大建筑空间,使用材料资源,能源消耗较多,且当建筑卫生间管道布局为异层排水时,如果排水器具下方的排水横支管产生堵塞时,清通或需借助机械工具清通,或需到下层,打开房屋吊顶检修,影响下层用户,引起损失纠纷,且此两种检修方式极为不易;当建筑卫生间管道布局为同层排水时,如果排水器具下方的排水横支管产生堵塞时,清通或需借助机械工具清通,或需打开结构地面层清理检修,此两种方式既费钱又费力费时,且检修极为不易,当前的降板式同层排水,降板层内的积水排放均未能安全有效的排放,而长期的积水既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又容易产生恶臭,影响生活环境;当排水系统安装好后,检测安装好的排水系统是否不漏水、水封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存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高层建筑中使用较少的材料资源,较少的能源消耗,占用较小的建筑空间的建筑卫生间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卫生间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由单根排水立管、导流接头、同层检修地漏、系统测试检查口、排水横支管和卫生器具组成。单根排水立管使用普通的内壁光滑的管材;导流接头为内壁有2-4片不同位置布置能使水流产生旋流的导流叶片,上、下两端连接排水立管,中间开口连接排水横支管;排水横支管使用普通内壁光滑的管材,排水横支管连接同层排水检修地漏和排水器具,同层检修地漏由内套和外套组成,内套和外套均为上端不封闭,下端封闭的管体,内套位于外套内,可自由从外套内拔出、插入,内套内设有水封装置,与内套的内套排水出口和内套排水入口位置相应的外套上也有外套排水出口和外套排水入口,内、外套上端不封闭的一端连接有内、外套连接管,内套连接管与内套不连接的一端?设有拉手,外套上端不封闭的一端或外套连接管与楼板浇注连接,内套连接管及连接的内套可经内套上端的拉手拔出或插入外套,外套连接管和相应的内套连接的长度可随排水横支管离楼面的高度而调整,外套排水出口连接导流接头中间开口处的排水横支管,外套排水入口连接除了抽水马桶外的其他排水器具,连接同层检修地漏外套排水入口的排水器具下方无需设置存水弯或水封装置,只需使用不易堵塞的弯头;系统测试检查口上设有压力表接口,安装在排水立管的某一段上;卫生器具为传统卫生器具。
所述的建筑卫生间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异层排水时,导流接头的中间有2个排水横支管连接口,其中一个连接大便器及排水横支管,另一个连接同层检修地漏,再由同层检修地漏上的外套排水入口连接所有的其他排水器具下方的排水横支管,其他排水器具下方无需设置存水弯或水封装置,使用90度或45度弯头连接即可。
所述的建筑卫生间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导流接头的上、下两端口径与排水立管一致,中间为扩容体,内壁有2~4个能使水流产生逆时针旋转的导流叶片,2~4个导流叶片可以的位置相互对置,或上下错位布置,或上中下错位布置。
所述的建筑卫生间单立管同层检修排水系统,该系统用于降板同层排水时,同层检修地漏的外套上有上、下排列的两个排水入口,外套的上排水入口连接所有其他排水器具下方的排水横支管,其他排水器具下方使用90度或45度弯头连接,无需设置存水弯或水封装置,当排水系统用于同层排水时,外套的下排水入口连接积水收集皿,积水收集皿能收集降板层内的积水,积水收集皿前端的外套排水入口内设有能排放降板层内的积水,又能阻止排水返流的单向重力排水阀。
所述的排水立管上每层或隔层安装一个系统测试检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群之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群之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48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