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显示装置与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5272.5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9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千叶淳弘;佐藤能久;冈本好喜;吉田哲之;坂本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2B27/22;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陈桂香;武玉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显示装置 显示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包含与2010年11月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250698所公开的内容相关的主题,因此将该日本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显示装置和该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能够基于视差光栅(parallax barrier)进行立体显示。
背景技术
近来,能够进行立体显示的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已经引起了注意。在立体显示过程中,显示的是彼此间存在着视差的(视点是不同的)右眼视频图像和左眼视频图像,并且当观察者分别用右眼和左眼观看右视频图像和左视频图像时,观察者能够将它们识别为具有进深感的立体视频图像。此外,已经开发出了这样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显示相互间存在视差的三种类型以上的视频图像,从而提供给观察者更自然的立体视频图像。
这样的立体显示装置大致分为需要专用眼镜和不需要使用专用眼镜两类。专用眼镜对于观察者来说较麻烦,所以不需要使用专用眼镜的立体显示装置是期望的。不需要专用眼镜的显示装置的示例采用的是基于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的方法和基于视差光栅的方法。在上述的两种方法中,同时显示相互间存在视差的多个视频图像(视点视频图像),并且所述多个视频图像根据显示装置与观察者的视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角度)关系而被识别得不同。当这样的显示装置显示多个视点视频图像时,有效的视频图像分辨率低于例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和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本身的分辨率,也就是说,上述显示装置的分辨率被视点的数量切分,从而导致了图像质量下降的不利结果。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专利文献JP-A-2007-114793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差光栅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通过以分时的方式使沿着显示面布置的各光栅的状态在透光状态(开状态)与遮光状态(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有效地提高了分辨率。
对于显示装置而言,一般都期望在整个显示面内提供均匀的亮度。然而,专利文献JP-A-2007-114793根本没有记载亮度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期望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和该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能够确保整个显示面内的均匀的亮度。
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背光部、光栅和背光控制部。所述显示部被驱动来进行逐线扫描并且显示多个不同的视点视频图像。所述背光部包括在所述逐线扫描方向上分离的多个子发光区域。所述光栅具有多个开闭单元组,所述开闭单元组分别由多个开闭单元形成,并且在不同组中的所述开闭单元以不同的时序打开或关闭。所述背光控制部与所述显示部中的所述逐线扫描同步地对从所述背光部中的所述子发光区域的发光进行控制。所述背光控制部对从所述子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强度进行单独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用于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开闭单元组以分时的方式打开或关闭光栅中的多个开闭单元,通过进行逐线扫描在与打开的所述开闭单元相对应的位置中显示多个不同的视点视频图像,并且使位于在所述逐线扫描方向上分离的背光部中的多个子发光区域与所述逐线扫描同步地发光,所发出的光具有单独设定的发光强度。
在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立体显示装置和用于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中,通过基于开闭单元组打开或关闭多个开闭单元立体地显示通过进行逐线扫描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多个不同的视点视频图像。在该过程中,在所述背光部中的多个子发光区域与所述显示部中的所述逐线扫描同步地发光,所发出的光具有单独设定的发光强度。
在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立体显示装置中,例如,根据相应的所述开闭单元打开的期间与所述子发光区域发光的期间之间的时间关系来设定从各所述子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强度是优选的。此外,例如,期望这样设定从各所述子发光区域发出的光的强度:当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均匀的视频图像并且观察者观察所述立体显示装置显示的所述视频图像时,所述观察者在整个显示面上识别出均匀的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52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