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复压裂堵剂的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6272.7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邹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科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复 压裂堵剂 热稳定性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复压裂堵剂的热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渗透油藏,在我国是一般指渗透率介于10-50×10-3μm2之间的油层所构成的油藏。随着勘探和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低渗透率油藏在总探明储量和已动用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保持和推动石油工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例,至2001年底,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108t,其中低渗透储量44×108t,占30%;动用石油地质储量110×108t,其中低渗透储量21×108t,占19%;剩余探明未动用石油地质储量35×108t,其中低渗透储量22×108t,占62%。近期当年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的比例更大,高达65%~70%。如何动用好和开发好低渗透油田储量,对我国石油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保证我国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油井产量低,而且由于孔隙结构复杂,渗流状态异常,导致其油田开发特征与中高渗透油藏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发生质的变化。低渗透油田开发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油井自然产能低,压裂改造后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2)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
(3)天然能量小,压力、产量下降快,一次采收率低;
(4)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上升快;
(5)油井见水后产液指数急剧下降,稳产难度很大。
水力压裂技术作为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主要措施已广泛应用在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中,为油气田的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水力压裂改善了井底附近的渗流条件,沟通油气储集区和改变油气流动方式,提高了油气井产能。国内低渗油气田的产量和通过水力压裂改造获得的产量都在逐年迅速增加。
经过水力压裂后的油、气、水井,由于受当时压裂工艺、材料、设备工具的限制,规模欠小,材料选用不当,设备功率有限等原因会导致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大幅降低而逐渐失去作用;有些则因井层选择不当或作业方面原因也未能有效,同时经过长期开发,主要油气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的开发阶段,高产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对这类油气井,为了获得高产和经济的开采效益,需要进行重复压裂。
重复压裂是指对已经采取过一次或几次压裂施工措施的井层再实施压裂改造。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已经进行了重复压裂,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重复压裂前储层重评估、选井选层新技术、压裂液、压裂井动态预测、重复压裂裂缝转向机理、重复压裂优化设计与工艺技术研究、裂缝诊断与效果评价等方面均得到快速发展,不但成为油气藏的增产增注手段,也成为经济有效开发低渗、特低渗透储层的关键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应用于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自1947年开始迄今已有50多年。就技术而论已成为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不可或缺的、成熟而有效的石油工程技术。
为了更好地解决具有不同油气藏地质、开发与开采特点的油气田在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水力压裂技术也在不断提出新思路和发展新方法。
早在60年代国外就开始了重复压裂研究,由于当时技术与认识水平限制,一般认为重复压裂是原有水力裂缝的进一步延伸或者重新张开已经闭合的水力裂缝。80年代中期,随着油气价格变化和现代水力压裂技术发展,国外(主要是美国)又将重复压裂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研究课题,从重复压裂评估、重复压裂造缝机理和造新缝的可能性、重复压裂选井评层原则、重复压裂设计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现场实验分析,使重复压裂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1987年美国能源部在多井实验中进行改变应力的压裂实验,首先证明了地应力场受到邻井裂缝影响。Dowell公司根据实验和模拟地应力研究认为,地层中存在支撑裂缝将改变井眼附近应力分布,使重复压裂的起裂方位垂直于初次裂缝,离开井眼一定范围后再转向到平行于初次裂缝方位延伸。Chen & Minner等研究认为孔隙压力变化导致新裂缝近似垂直于前次裂缝或与前次裂缝成一锐角。Chevron石油技术公司在美国Lost Hill油田的测试表明,重复压裂裂缝方位与初次裂缝方向偏移30°;Unocal公司在Van油田的重复压裂测试证实了重复压裂裂缝可能与前次裂缝方位偏离60°。这些实验与研究有力的推动了重复压裂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美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Rangely油田,许多井重复压裂达4次,成功率达70-80%;美国阿拉斯加Kuparuk River油田的385口生产井中重复压裂185口,压后采油指数平均提高了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科,未经邹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