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原发性肝癌转移潜力的基因标志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26402.7 申请日: 2011-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3060312A 公开(公告)日: 2013-04-24
发明(设计)人: 何祥火;魏霖;梁琳慧;顾健人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11 分类号: C12N15/11;C12Q1/68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静
地址: 200032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预测 原发性 肝癌 转移 潜力 基因 标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预测原发性肝癌转移潜力的基因标志物。

背景技术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处于内外因共同作用之下,内因为主,外因为辅。基因作为生命的遗传介质,在生物体的生、老、病、死中处于基础内因的地位。绝大部分基因通过转录生成核糖核酸,再翻译生成蛋白质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基因的功能虽然主要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但仍可以通过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的含量而部分反映。

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含2万余个探针,利用DNA双链同源互补的原理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样本中所含各种mRNA的含量,因此可在同一时间对待测样本中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基因的转录水平进行检测,进而推测基因功能。

原发性肝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因此,肝癌的尽早诊断就愈发显得迫切。

然而,迄今为止,本领域对于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的基因了解甚少,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进一步地分离各种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的基因,找到对于诊断肝癌的发生、转移、复发或检测有关的基因标志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预测原发性肝癌转移潜力的基因标志物。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核苷酸集,所述的多核苷酸集包括编码以下蛋白的多核苷酸(较佳地,由编码以下蛋白的多核苷酸组成):

可溶性运载蛋白家族成员25,脂肪酸去饱和酶,Retbindin,CDK5调节亚基结合蛋白2,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u 2,肿瘤蛋白p53诱导的核蛋白2,跨膜蛋白123,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u 1,ArfGAP3,与酵母ATG2自噬相关蛋白2同源的蛋白A,与果蝇巨大幼虫致死基因同源的蛋白2,Kruppel样因子13,辅酶脱氢酶1 alpha子基1和KIAA0649蛋白。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多核苷酸集包括:序列如SEQ ID NO:1-14所示的14种多核苷酸。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多核苷酸集的用途,用于制备测定(或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转移情况或转移潜力的检测试剂或试剂盒。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试剂是特异性扩增所述的多核苷酸集中各多核苷酸的引物对;或是特异性识别所述的多核苷酸集中各多核苷酸的探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测定(或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转移情况或转移潜力的试剂,其是特异性识别序列如SEQ ID NO:n所示的多核苷酸的探针,所述的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n+14所示;其中n为选自1-14的正整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因芯片,所述的基因芯片包括:

固相载体;以及

有序固定在所述固相载体上的探针,所述的探针特异性地对应于SEQ IDNO:n所示的序列,其中n为选自1-14的正整数。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探针是特异性识别序列SEQ ID NO:n所示的多核苷酸的探针,所述的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n+14所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探针含有:互补结合区和/或与固相载体相连的连接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基因芯片的用途,用于制备测定(或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转移情况或转移潜力的试剂盒。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测定(或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转移情况或转移潜力的试剂盒,所述的试剂盒中含有所述的基因芯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试剂盒中还包括:核酸抽提液、显色液或杂交液。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以MDS算法转换后的已发生转移肝癌样本(红色点或浅色点)和未发生转移肝癌样本(蓝色点或深色点)在三维空间内的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通过检测两种肝癌患者来源的(分别为肿瘤切除手术后在观察期内肿瘤“已发生转移的”和“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原发性肝癌的癌组织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水平,用统计学方法,首次从中筛选出14个特异性的基因。经检验证明,这些特异性的基因标志物可非常有效地用于区分原发性肝癌的高转移潜力样本和低转移潜力样本。

基因标志物及其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未经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