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聚合度棉浆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6744.9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陶振家;吴保杰;谢文琦;常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1/12 | 分类号: | D21H11/12;D21C3/02;D21C3/22;D21C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3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度棉浆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棉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聚合度棉浆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棉浆是生产纸浆和粘胶纤维等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如生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和日用化工等领域的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醚类产品,其中,高聚合度棉浆主要用于生产高聚合度的纤维素醚类产品,因此,提升高聚合度棉浆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高聚合度棉浆的多种生产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113088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聚合度棉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备料、蒸煮、洗料、打浆、除砂、漂白、酸处理、水洗、浓缩和抄造等步骤,其中,蒸煮在蒸煮器中进行,蒸煮时,加入用量为棉短绒绝干量的5wt%~15wt%的氢氧化钠、用量均为棉短绒绝干量的0.1wt%~10wt%的渗透剂、双氧水、硫酸镁、硅酸钠,在40min~60min内升温至125℃~160℃,保温90min~180min。该方法生产的棉浆的聚合度主要为800~2600,甲种纤维素的含量≥99wt%,灰分的含量≤0.1wt%,白度≥80%。但是,该方法蒸煮的温度过高,使棉短绒的纤维素大分子链断裂,导致所得棉浆的聚合度较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棉浆的聚合度,公开号为CN101294358A的中国专利文献将经过选料、开棉和除杂的棉短绒与相对于棉短绒绝干量的9wt%~11wt%的氢氧化钠、相对于棉短绒绝干量的0.2wt%~0.3wt%的渗透剂、相对于棉短绒绝干量的4.0wt%~4.4wt%的硅酸钠混合,然后置于蒸煮器中进行蒸煮,蒸煮时,在40min~45min内升温至105℃~115℃,放气15min后,在25min~30min内继续升温至125℃~130℃,保温115min~124min,再经漂白、酸处理和抄造等步骤,得到用于生产纤维素醚的高聚合度棉浆。该方法生产的棉浆的聚合度≥2650,甲种纤维素的含量≥99wt%,灰分的含量≤0.1wt%,白度≥81%。该方法采用两级蒸煮生产棉浆,温度较低,对棉短绒中纤维素大分子链的破坏程度较低,从而提高了所得棉浆的聚合度,但是其灰分的含量较高,不适用于对金属离子要求较严格的产品如液晶膜等的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聚合度棉浆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生产方法得到的高聚合度棉浆含有的灰分少,适用于对金属离子要求较严格的产品的生产加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聚合度棉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棉短绒原料进行开棉、除杂,得到精干棉短绒;
将所述精干棉短绒与蒸煮液混合后进行蒸煮,得到浆料,所述蒸煮液包含碱和三聚磷酸盐;
将所述浆料进行漂白、酸处理和抄造,得到高聚合度棉浆。
优选的,所述三聚磷酸盐的用量为所述精干棉短绒绝干量的0.5wt%~5wt%。
优选的,所述蒸煮液还包含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渗透剂。
优选的,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渗透剂的用量为所述精干棉短绒绝干量的0.2wt%~0.5wt%。
优选的,所述碱的用量为所述精干棉短绒绝干量的8.5wt%~11wt%。
优选的,所述蒸煮液还包含亚硫酸钠,所述亚硫酸钠的用量为所述精干棉短绒绝干量的0.1wt%~0.3wt%。
优选的,所述蒸煮具体为:
将所述精干棉短绒与蒸煮液在40min~60min内升温至100℃~110℃,放气10min~20min后,在30min~40min内继续升温至125℃~135℃,保温110min~130min。
优选的,所述漂白以二氧化氯为漂白剂。
优选的,所述酸处理的酸浓度为1.2g/L~1.5g/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聚合度棉浆,其中,所述高聚合度棉浆的聚合度为2300~2700,甲种纤维素的含量≥99wt%,白度≥80%,灰分的含量≤0.04wt%,透明度≥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雪龙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6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超速光亮淬火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门外切水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