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以控制马达装置的控制芯片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7138.9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阮观凯;陈彦霖;戴志龙;鄞豪辉;陈宏彦;陈志权;陈弘易;俞铭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6/00 | 分类号: | H02P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于淼;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以 控制 马达 装置 芯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驱动马达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以控制马达装置的具有信号互换能力的控制芯片与其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马达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中,因此,控制芯片(controller chip)便设计来控制马达装置的运作。然而,针对信号输入,马达装置的不同制造商会有不同的定义,此外,针对信号输出,控制芯片的不同制造商也会有不同的定义。举例来说,马达装置是操作在差动信号对(包括正控制信号与负控制信号)之下,因此,控制芯片需要具备第一引脚来负责输出所述正控制信号,以及第二引脚来负责输出所述负控制信号。若马达装置的信号输入的定义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的定义一致,则马达装置将会以想要的正确旋转方向来进行转动;然而,若马达装置的信号输入的定义与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的定义不一致,则由于马达控制信号的错误的极性(polarity)设定,马达装置将不会以正确的旋转方向来进行转动。一种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将跳线(jumper)应用于印刷电路板以适当地修改控制芯片与马达装置之间的导线连接,而另一种传统的解决方案则是重新设计印刷电路板的布线,以将具有正确极性设定的马达控制信号传送至马达装置。
上述的两个解决方案均需要对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线进行相当复杂的修改,因此是不符合成本效益的,故需要一种创新的控制芯片设计,其可轻易地改变传送至马达装置的控制信号的极性设定,因而不需要对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线进行额外的修改。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用以控制马达装置的控制芯片与其相关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用以控制马达装置的控制芯片的范例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控制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用以接收马达控制输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用以产生马达控制输出。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输入信号来产生输出信号,且具有用以接收所述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端口以及用以输出所述输出信号的第二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入信号得自于所述马达控制输入,以及所述马达控制输出得自于所述输出信号。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具有从多个候选连接配置中所选出的目标连接配置,以及所述多个候选连接配置中的每一候选连接配置包括所述第一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
一种用以控制马达装置的控制芯片的另一范例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控制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第一输入端口用以接收马达控制输入。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用以产生马达控制输出。所述控制器用以根据输入信号来产生输出信号,并具有用以接收所述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端口以及用以输出所述输出信号的第二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输入信号得自于所述马达控制输入,以及所述马达控制输出得自于所述输出信号。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以从第一连接配置切换至第二连接配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配置与所述第二连接配置中的每一连接配置包括所述第一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口之间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
一种用以控制马达装置的方法的范例实施方式,包括:读取控制芯片的引脚分配的控制设定;根据所述控制设定来调整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引脚分配;以及利用具有调整后的所述引脚分配的所述控制芯片来产生马达控制输出至所述马达装置。
本发明所公开的用以控制马达装置的控制芯片与方法,通过设置信号处理电路的连接配置,可以实现控制马达装置以正确旋转方向进行转动的目的,而无需对印刷电路板上的信号线进行额外修改。
对于已经阅读后续由各附图及内容所显示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各目的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控制芯片的广义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的控制芯片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1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