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针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7927.2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插针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插针连接器,一般具有本体、收容于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以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其中本体具有收容空间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以及与该接触部对接的对接插针。但是,该种插针连接器由于不同的规格在外观上相差不大,常常出现不匹配的插针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误插而导致插针连接器或对接连接器损毁。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护作用的插针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插针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针连接器,其包括本体、收容于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套设于本体外的外壳,所述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定于收容空间内的固定部及自固定部平行延伸出的第一臂部及弹性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二臂部的末端设有接触部,所述第一臂部嵌于本体内,而第二臂部自固定部向第一臂部延伸,且所述接触部与第一臂部接触。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插针连接器通过设置第二臂部的接触部初始时与第一臂部接触挡住本体的收容空间而达到防误差的作用,只有匹配的具有对接插针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才会与第二臂部配合而推动第二臂部,并与接触部接触而达到电性连接,从而该插针连接器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使用不匹配的对接物而造成损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插针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插针连接器与对接插针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插针连接器100,其包括本体20、收容于本体20中的导电端子30及套设于本体20外的外壳40。所述本体20设有收容导电端子30的收容空间21。所述导电端子30设有固定于收容空间21内的固定部31及自固定部31平行延伸出的第一臂部32及弹性的第二臂部33,所述第二臂部33的末端设有接触部34。所述第一臂部32嵌于本体20上,而第二臂部33自固定部31向第一臂部32延伸,且所述接触部34与第一臂部32接触。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当所述对接插针101插入该插针连接器100时,插针101的头部插入所述第一臂部32、第二臂部33及本体20之间围有间隙中并与第二臂部33的接触部34接触,并推动第二臂部33向远离第一臂部32的方向移动。当对接插针101插入后,该对接插针101与接触部34接触,而第一臂部32不再与第二臂部33接触。
本发明的插针连接器100通过设置第二臂部33的接触部34初始时与第一臂部32接触挡住本体20的收容空间21而达到防误差的作用,只有匹配的具有对接插针101的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才会与第二臂部33配合而推动第二臂部33,并与接触部34接触而达到电性连接,从而该插针连接器100可以有效防止使用者使用不匹配的对接物而造成损毁。
优选的,所述第一臂部32、第二臂部33及本体20之间围有间隙(未图示),该间隙可以给予对接插针101引导作用,从而可加快对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未经镇江日鑫电子有限公司(中外合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7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雾器
- 下一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的配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