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背光源底框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8187.4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5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8/00;F21V7/22;F21V21/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膜片、导光板、光源和底框,其中: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或底面,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底框上,所述底框包括反射层和金属层,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导光板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遮光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或光学膜片上表面的四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通过胶带固定在所述底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和聚乙烯纤维。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的厚度范围包括:0.1毫米~0.4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铁或铁合金。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范围包括:0.1毫米~0.3毫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和所述金属层之间设置一层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LED,且所述多个LED集成为一个灯条。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边缘表面包括与所述光源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包括与所述光学膜片相匹配的沟槽,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沟槽中。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个凹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范围包括:-0.3毫米~0.3毫米。
1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的显示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源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底框的四个角分别设置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垂直高度的设置以避免所述导光板发生漏光并且避免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角与所述底框的边角发生碰撞为准。
16.一种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反射材料和金属材料,所述反射材料和所述金属材料层叠在一起;
将所述复合材料成型为底框,所述底框包括由反射材料形成的反射层和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层;
提供导光板,且将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
提供光学膜片,将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
提供光源,将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或底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复合材料成型为底框采用冲压工艺实现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工艺的冲压方向为从所述金属材料到所述反射材料,且垂直于所述金属材料的上表面。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底框进行包角处理,所述包角处理为首先预设底框的四角处的垂直高度,然后冲压成型复合材料并形成凹槽。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上表面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差范围包括:-0.3毫米~0.3毫米。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和聚乙烯纤维。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铁或铁合金。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提供所述光学膜片之前,在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设置与所述光学膜片相匹配的沟槽,将所述光学膜片设置在所述沟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1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管更换装置以及卷取装置
- 下一篇:小型车辆用护衣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