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封装方法及RFID电子标签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8308.5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1Q1/22;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电子标签 封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封装方法及RFID电子标签,属于电子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RFID电子标签进行防伪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将RFID电子标签嵌入到 瓶盖,该技术解决的是瓶装商品的防伪;相关专利有申请号为200420060583.9公 开的技术方案。
传统的电子标签天线设计存在应用局限,通常电子标签天线设计成天线走线 紧密挨着的圆形或者矩形,当电子标签贴在瓶口有金属的商品上时,容易受到金 属的干扰而不易读出数据。避开金属干扰时又不能粘贴在商品封装开口处。
将RFID电子标签嵌入到瓶盖主要缺点在于成本高、工艺上难于保证每个商品 都在开启瓶盖的时候将RFID电子损坏、对瓶口有金属封装的瓶体难于识别、商品 适用范围小等。
RFID:射频识别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封装方法 及RFID电子标签,本发明主要解决RFID电子标签不可重复利用,克服金属和水干 扰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FID电子标签的封装方 法,在电子标签实体铜版纸的下一层镶嵌物inlay上附着天线,在垫片上附着不 干胶纸;将天线延伸到标签的全部实体,并在镶嵌物inlay没有天线的其它地方 开刀口;以粘贴方式粘贴在商品封装口。
电子标签:由RFID芯片、天线和垫片所组成的一种封装形式。
一种RFID电子标签,标签实体:标签实体由铜版纸(印刷logo或文字), 镶嵌物inlay(铜版纸的下一层,天线主要附着在该层),垫片(不干胶纸粘贴在 该垫片上,撕下铜版纸和inlay后,该垫片可丢弃)组成。
在电子标签实体铜版纸的下一层镶嵌物inlay上附着天线,垫片在inlay的 下面,在垫片上附着不干胶纸;天线的长度与标签的长度相等,
并在镶嵌物inlay没有天线的其它地方开刀口。
本发明以粘贴方式粘贴在商品封装口,商品封装口开启必然会将RFID电子标 签撕毁或者损坏;本发明根据商品不同的封装形式可灵活调整RFID电子标签形状 与尺寸,能将商品信息或者logo等展现在RFID电子标签上外,还能合理避开商品 封装上的金属和水对RIFD电子标签造成的干扰。
商品封装中的局部是会出现金属的,而金属对RFID发射的频率具有吸波作 用,使RFID不能正常的进行信息交互;商品封装的金属如果在封口出,而RFID也 需要粘贴在商品封装的封口处,为了使RFID既能粘贴在封口处又能避开金属封口 而正常进行数据交互,所以RFID天线设计时,天线必须在商品封口处有天线,封 口打开天线断裂使RFID不能继续通信,达到防止二次使用的目的,要避开金属, 天线就必须从封口处延伸到商品封装上没有金属的地方,商品封装上没有金属的 天线部分才是RFID的主体天线,在商品没有开封的情况下能一直正常进行数据交 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改变传统天线设计方法,增大电子标签贴撕毁的 可能性,使RFID电子标签避开金属和水的干扰。
本发明不仅能降低封装成本,还能提升商品适用范围,保证每个商品在开启 封装时都能将RFID电子标签损坏,避开金属封装和水对RFID电子标签的影响。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 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 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 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本发明改善传统天线设计方法,将天线延伸到标签的全部实体,并开刀口增 大撕毁的可能性。
电子标签:由RFID芯片、天线和垫片所组成的一种封装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久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肿抗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贯流式空气悬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