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运动分类的自适应去隔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8507.6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勇;史杨宇;刘晓东;王涵;李博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01 | 分类号: | H04N7/01;H04N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动 分类 自适应 隔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频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运动分类的自适应 去隔行方法。
背景技术
隔行扫描技术就是把每一帧图像被分割为奇场和偶场,隔行扫描的行扫描 频率为逐行扫描时的一半,视频信号的频谱以及传送视频信号的信道带宽也是 逐行扫描的一半。由于视觉暂留效应,人眼将会看到平滑的运动而不是闪动的 半帧图像,这就在主观认为图像质量下降不多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加了信道的 利用率,由于早期通信技术不发达,为了节省有限的带宽,在传统的模拟信号 电视中普遍采用隔行扫描的技术。隔行扫描有这样一些一些缺点:闪烁、画面 抖动、垂直边沿锯齿化等。
随着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人们对视频质量要求 的逐步提高,逐行扫描方式已经成为数字电视扫描方式的首选方案,当前新型 的平板显示终端也都是支持逐行扫描的显示器件。但是在此之前遗留了大量的 以隔行扫描方式记录的视频文件,需要将其转换为逐行扫描的视频文件,去隔 行技术就是将隔行扫描信号转换为逐行扫描信号的一种视频格式转换技术。
去隔行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基于空间二维插值技术的去隔行、基于时间 二维插值技术的去隔行和基于时空三维插值技术的去隔行。空间二维插值就是 通过场内信息还原待处理像素点;时间二维插值就是利用不同场之间的联系还 原图像;时空三维插值就是综合利用场间和场内信息进行插值,其算法主要有: 内容自适应、运动自适应和运动补偿等算法。运动补偿算法能很好的保留运动 物体的时域和空域细节,是目前最先进的格式转换算法。
而这些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缺点:空间二维插值不能增加图像的垂直分辨率, 图像易模糊;时间二维插值则会带来锯齿、羽化等缺陷;运动补偿算法对运动 估计误差极其敏感,插补容易发生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方法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去隔行算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运动 分类的自适应去隔行方法,有效地避免插值错误,从而取得很好的去隔行效果。
本发明方法具体实施步骤是:
步骤(1).在输入视频图像其中一场中的其中一个待处理点C,判断该待处 理点C的横坐标除以2的余数是否等于该待处理点C所在场的序号除以2的余 数,若两者余数相等,则保持该待处理点C的灰度值不变并执行步骤(10),若 两者余数不等于,则执行步骤(2)。
步骤(2).检测该待处理点C所在场的前2场和后2场的数据作为参考,计 算极性相同场相关性,分别得出该待处理点C所在场与该待处理点C所在场序 号减去2的场相关性P和该待处理点C所在场与该待处理点C所在场序号加上 2的场的相关性Q,以及该待处理点C所在场的前1场以及后1场的相关性R, 计算得到运动系数M,
计算得到运动系数M具体方法为:
分别计算与待处理点C所在场极性相同的场即第n-2场与第n场的相关性 P以及第n场与第n+2场的相关性Q,其中待处理点C所在场为第n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油田回注水用缓蚀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