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8520.1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闵西英;张政;蔡淑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刘珍 |
地址: | 610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杠 散热器 面罩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险杠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面罩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也是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汽车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部件。散热器面罩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是为发动机冷却提供进气而设置的开口部件,其功能主要是保护散热器,给发动机提供冷却空气。
而如图1所示,现有设计在设计装配孔3的时候,为了装配的可行性,将装配孔3的大小设计得比卡脚4的最大厚度略大,而卡脚4在装配到位后,与装配孔3之间还有1.6mm的间隙。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左右、上下不停的振动,容易造成卡脚4滑出装配孔3,从而导致散热器面罩1脱落。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该发明减小了装配孔与卡脚之间的间隙,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不停振动而造成卡脚滑出装配孔,导致散热器面罩脱落的问题,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散热器面罩上设置有装配孔;前保险杠上设置有与装配孔相匹配的卡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上设置有一卡紧片,卡紧片一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器面罩的内侧,另一端向装配孔的中轴线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片为弹性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减小了装配孔与卡脚之间的间隙,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不停振动而造成卡脚滑出装配孔,导致散热器面罩脱落的问题,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器面罩;2、前保险杠;3、装配孔;4、卡脚;5、卡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
如图2所示,该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包括前保险杠2和散热器面罩1;所述散热器面罩1上设置有装配孔3;所述前保险杠2上设置有与装配孔3相匹配的卡脚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3上设置有一卡紧片5,卡紧片5一端固定连接在散热器面罩1的内侧,另一端向装配孔3的中轴线倾斜。
使用时,在装配孔3的一侧的设置了一个弹性材料制成的卡紧片5,卡紧片5在装配时可以向后变形,使卡脚4在装配时能顺利通过,卡脚4装配到位后,卡紧片5回弹到原始位置,紧紧的撑住卡脚4,使卡脚4在装配孔3中无法上下窜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将无法使散热器面罩1从前保险杠2上脱落。
综上所述,利用本实用型所提供的前保险杠与散热器面罩连接结构,减小了装配孔与卡脚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不停振动而造成卡脚滑出装配孔,导致热器面罩脱落的问题,还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散热器面罩领域。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8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