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转位圆形铣刀片及铣削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418.3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易为;刘敏;江爱胜;仵永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08 | 分类号: | B23C5/08;B23C5/2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转位 圆形 铣刀 铣削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可转位圆形铣刀片及铣削刀具。
背景技术
用于金属去屑加工的铣削工具,通常包括可旋转的铣刀主体(通常大部分为钢材),以及多个可更换的硬质合金、陶瓷等材质的铣削刀片。圆形铣刀片和对应的铣刀主体组成的铣削工具,基于其自身特点,通常应用于型腔加工,仿形加工、平面加工等,应用十分广泛。
圆形铣刀片可利用的切削刃均在刀片圆周刃上,根据切削量大致判断刀片使用次数,无固定的切削刃数,传统圆形铣刀片切削刃结构设计通常是比较简单的二维槽型,包括一致的刃带结构,一致的切削前角等,没有针对圆形铣刀片的实际切削情况对槽型做调整。实际切削加工中,圆形铣刀片参与切削的切削刃高度对应的实际切削厚度是不同的,切削刃高度值越大对应的实际切削厚度值越大。切削速度、切深、进给、前角、切削刃强度对圆形铣刀片切削刃的损伤均有较大影响,实际切削时切削刃高度值大的区域所对应的切削厚度大,而传统的圆形铣刀片整周切削刃结构一致,对不同的切削情况用同样切削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处的切削刃区域相对容易发生非正常的损伤,从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切削刃局部非正常破损、延长使用寿命的可转位圆形铣刀片,以及具有该可转位圆形铣刀片的铣削刀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转位圆形铣刀片,包括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后刀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切削刃带面和切屑导向面,所述后刀面上设置有多个定位侧面,所述切削刃带面与后刀面相交形成多个可交替应用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上实际切削厚度最大处为切削刃前端部,所述切削刃上实际切削厚度最小处为切削刃底端部;于各切削刃处,沿切削刃底端部朝向切削刃前端部的方向,所述切削刃带面的宽度逐渐变宽,所述切削刃带面与切屑导向面形成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切屑导向面的有效宽度逐渐增大。
所述切削刃为4至10条。
所述后刀面上设置的定位侧面与切削刃一一对应。
一种铣削刀具,包括刀体,所述刀体上装设有上述的可转位圆形铣刀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可转位圆形铣刀片,切削刃带面与后刀面相交形成多个可交替应用的切削刃,以切削刃上实际切削厚度最大处为切削刃前端部,以切削刃上实际切削厚度最小处为切削刃底端部,于各切削刃处,沿切削刃底端部朝向切削刃前端部的方向,也就是按切削刃的实际切削厚度从小到大的变化趋势,切削刃带面的宽度逐渐变宽,使切削刃强度逐渐增强,切削刃带面与切屑导向面形成的夹角逐渐增大,使切削刃实际切削前角逐渐增大,相比于现有圆形铣刀片实际切削厚度大的部分产生的切削力相对减小,切屑导向面的有效宽度逐渐增大,从而根据实际切削厚度的不同对切屑卷曲半径实现精确控制,更利于切削过程中的断屑、排屑、散热;本发明的可转位圆形铣刀片根据切削刃实际切削厚度的变化特性,对刃口结构做了上述改进,使切削刃宽度、实际切削前角、卷屑台宽度得到有效合理的调整,提升切削刃切削性能的同时,使切削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能有效防止切削刃局部非正常破损、延长刀片使用寿命。后刀面上设置的定位侧面与切削刃一一对应,便于将刀片安装于刀体上时对切削刃进行准确定位。本发明的铣削刀具,在刀体上装设有上述的可转位圆形铣刀片,由于上述的可转位圆形铣刀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该铣削刀具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转位圆形铣刀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可转位圆形铣刀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B剖面放大图。
图5是图2的C-C剖面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铣刀片进行切削加工时的切削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铣削刀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刀体;2、刀片槽;3、螺钉孔;4、螺钉;5、切削刃;6、切削刃带面; 7、切屑导向面;8、上表面;9、下表面;10、后刀面;11、定位侧面;12、切削刃前端部;13、切削刃底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检测作业车双油缸同步系统
- 下一篇:从烟丝中剔除梗签的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