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多孔铜粉末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429.1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3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张忠华;寇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16 | 分类号: | B22F9/16;B22F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多孔 粉末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多孔铜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按Al-Cu合金成分配比称取纯铜粉和纯铝粉;
(2)将纯铜粉、纯铝粉和磨球加入到球磨罐中,加入助磨剂,在球磨机中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得Al-Cu合金粉末;
(3)把得到的Al-Cu合金粉末在碱性溶液中进行脱合金化处理,处理后将样品洗至中性、置于真空容器中保存,即得纳米多孔铜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Al-Cu合金中,铜的原子百分比32-35% ,铝为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机械合金化处理时,设定球磨机转速为250-350转/分,每转30分钟停10分钟,并自动正反转,整个球磨时间为50-70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助磨剂为硬脂酸,用量为纯铜粉、纯铝粉总重量的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球磨机的球料比为15~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球磨罐和磨球的材质均为氧化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用的碱性溶液为1.5-2.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脱合金化处理时,处理温度为20-90℃,处理时间为15-4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脱合金化处理前,将N2通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排除里面的O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得纳米多孔铜粉末粒径为0.5-5微米,具有三维、双连续及纳米尺寸的孔洞结构,孔径为15-80纳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4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圆锯切割机中的随动式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钢坯推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