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体抗震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466.2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良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田良三;安迪西斯莫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董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体 抗震 支撑 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权利要求申请日为2010年10月26日,申请号为No.2010-239280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特此参考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抗震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构成为稳定地支撑物体,例如在地震的时候分布于基础(base)上的各种设备和仪器。
背景技术
作为抗震支撑装置,这种装置构成为稳定地支撑物体,例如在地震时布置在建筑物中的电脑和精密设备,在物体和基础表面之间布置具有钢制球体的结构,该具有由钢铁制成的球体的抗震支撑装置配置布置。在利用球体的抗震支撑装置中,球体通过连杆机构或支撑架连接在物体上。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号为No.10-205577的日本公开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球体的地震隔离设备,该球体布置在平板状(plate-shaped)的下表面元件和上表面元件之间,并且地震隔离设备还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用于连接具有下表面元件的球体和具有上表面元件的球体,并且在地震的时候用作滚动球体和使连杆机构变形。此外,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号No.3409611)公开了一种抗震支撑装置,该装置使球体与环形边缘部接触,即为支撑框架提供边缘(edge),并且该边缘容纳支撑框架中的球体。此外,专利文献3(公开号为No.2001-227583的日本公开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抗震支撑装置,其中,锥形壳体孔形成在支撑框架上,并且使球体线接触锥形内表面。
发明内容
在使用球体的抗震支撑装置或地震隔离设备中,其优势是当出现具有小激发力的地震时,若球体直接分布在物体侧的平板接触面和平板底面之间的话,由于球体的旋转能够防止震动传递至物体。另一方面,当发生具有较大激发力的地震时,会有使物体失去控制的问题。基于此,如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一样,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具有下表面元件的球体和具有上表面元件的球体,在地震的时候,当激发力增至一定程度时,能够防止基础侧的震动传递给物体。然而,由于连杆机构设置在物体和基础表面之间,抗震支撑装置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2和3所描述的,发现传送到物体上的震动加速度,即在抗震支撑装置中使球体接触环形外缘部的地震激发力增加时可以防止增加的响应加速度,所述环形外缘部即设置在支撑架或抗震支撑装置上的边缘,其中,锥形壳体孔形成在支撑架上,并且球体线接触锥形内表面。
然而,在球体接触支撑构架的边缘或线接触支撑构架时,传送到物体的加速度的减少量受限制,即响应加速度。因此,抗震支撑装置不能应用于具有高地震烈度的地震中,例如,巨大的Hanshin-Awaji地震,并且不能够防止物体掉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在即使发生具有巨大激发力的地震情况下也能防止物体掉落,以提高抗震支撑装置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支撑物体的物体抗震支撑装置,用于在地震时稳定支撑布置在基础上的物体,该物体抗震支撑装置包括:金属保持台,该金属保持台安装于所述物体和所述基础中的一个;和钢制球体,该钢制球体安装在所述保持台内,并从所述保持台的开口面凸出并且与设置在所述物体和所述基础中的另一个上的支撑面接触,其中,具有球体的内表面形状并与所述球体接触的摩擦接触表面形成在位于环形小直径边缘和环形大直径边缘之间的所述保持台中,所述环形小直径边缘距离通过所述球体中心的垂直线具有一定(certain)的半径并划分出所述球体的表面内侧部进入的凹部,所述环形大直径边缘以沿着通过所述球体中心的水平面的半径为最大半径,所述摩擦接触表面和所述球体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设置为小于所述球体和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地震的加速度增加时,所述物体抗震支撑装置从所述球体与所述保持台一体地水平移动的状态变为所述球体与所述摩擦接触表面滑动接触并在所述保持台内旋转的另一状态,从而抑制从所述基础向所述物体传递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田良三;安迪西斯莫株式会社,未经米田良三;安迪西斯莫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