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类金属线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502.5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吕华庆;徐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类 金属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标记物,尤其涉及鱼类金属线标。
背景技术
研究鱼类的洄游和鱼类资源的一种方法。将天然水域中捕获的鱼类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水域,重新捕获 时可据以研究鱼类的洄游、分布、生长和资源等状况。 1886年,Petersen等采用给鱼作标志的方法估算封闭水体中鱼类种群的大小和死亡率,标志放流( tagged releasing)技术由此发展起来。标志放流技术有体外标记法和体内标记法两种。体外标记法包括切鳍法、剪棘法、颜料标记法(具体有染色法、入墨法、荧光色素标记法等) 、体外标(包括穿体标、箭形标和内锚标)等;体内标记法包括金属线码标记(CWT)法、被动整合雷达( P IT)法、档案式标记法、分离式卫星标记法、生物遥测标记法等。体外标志法主要有作标记法和加标法两类。作标记法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在鱼体的原有器官做上标记,如全部或部分地切除鱼鳍。此法简便又快,适用于幼鱼。缺点是切除的鱼鳍在很多情况下会继续再生。因此,切鳍法通常仅用于脂鳍完全不能再生的鲑。现代大多采用加标法,即把特别的标志物附加在鱼体上。标志物上一般应注明标志单位、日期等。体外标志法最广泛使用的是将标志牌系挂于鱼体表面。体外标志牌种类繁多,目前普遍使用的类型有:①静水力学标牌,管内藏有字条,扎在鱼体背部;②彼得逊标牌,似小纽扣状的圆牌,成对地系在体背两侧;③环形标牌,扎在尾柄部位;④倒钩标牌。前两种标牌一般都用彩色塑料制成,易被发现,不腐蚀,保留时间长;后两种标牌常用银、镍或铝制成。对于大型、凶猛、体滑、不易操作的鱼类,采用磺酸间氨基苯甲酸和季戊醇等麻醉剂,以保证标志工作的顺利进行。标志牌对鱼的行动有影响,易被渔网挂住、被敌害发现和追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不易脱落、制作快速、加工精度要求低、适于批量生产、标识号稳定清晰的鱼类金属线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鱼类金属线标,包括线标本体,其中:线标本体的前端部具有楔形头;线标本体的尾端具有开叉的尾端,并且该开叉尾端的基部中心轴上制有圆柱型的冲击孔;线标本体的侧面一部分为圆柱面,另一部分为非圆柱面的标示面。线标本体的楔形头在刺入标记目标物的过程中可减少阻力。由于线标本体由金属制成,具有弹性,因此开叉尾端同样具有弹性,在射入过程中,开叉尾端处于相聚较近的位置,进入工作深度后开叉尾端较射入过程呈更为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卡骨在标记目标物中。圆柱型的冲击孔是为了方便容纳用于连续快速批量标定的撞针部件。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标示面具有能蚀刻序列号标记的表面,并且该表面上涂有树脂层。树脂层能对标示面上的序列号进行保护。
序列号标记的长度与标示面具有的能蚀刻序列号标记的表面的长度恰好相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在制作线标本体进行切段工序的过程中,省去精度较对步骤,任意位置的切段,都能够使标示面上具有完整的刻序列号,从而降低制作的加工精度,大大提高生产速度。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线标本体的前端部具有楔形头;线标本体的尾端具有开叉的尾端,并且该开叉尾端的基部中心轴上制有圆柱型的冲击孔;线标本体的侧面一部分为圆柱面,另一部分为非圆柱面的标示面等结构,使线标本体的楔形头在刺入标记目标物的过程中可减少阻力。由于线标本体由金属制成,具有弹性,因此开叉尾端同样具有弹性,在射入过程中,开叉尾端处于相聚较近的位置,进入工作深度后开叉尾端较射入过程呈更为开放的状态,因此可以卡骨在标记目标物中。圆柱型的冲击孔是为了方便容纳用于连续快速批量标定的撞针部件,提高操作速度。因而本发明具有不易脱落、制作快速、加工精度要求低、适于批量生产、标识号稳定清晰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线标本体1、标示面1a、楔形头1b、尾端1c、冲击孔1d、树脂层1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乙酰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
- 下一篇:化合物在细胞分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