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平衡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29504.4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桂福坤;王萍;夏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F16K31/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平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装置,尤其涉及重力平衡阀。
背景技术
浅水网箱养殖作为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集中于半封闭的海湾内。受经济利益影响,中国部分沿海地区浅水网箱养殖密度相对较大,致使水流不畅,养殖水体局部严重缺氧,加之残饵及鱼类排泄物不能迅速随水体输送出去,导致养殖水体环境容量超负荷现象严重。这种养殖方式既污染海域水质,又影响养殖鱼类品质,同时也成为诱发沿海赤潮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使网箱养殖从内湾、近海逐渐向外海或深海转移是网箱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0710156103.7,《高密度聚乙烯深水网箱自动起放网系统》一种高密度聚乙烯深水网箱自动起放网系统,由:框架、网具、力纲、网底、底框、重块、通气管和排水管所组成,框架通过绳索与力纲相连接,力纲通过绳索与重块相连接,网具连接于框架和重块之间,网底下方设有由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料制作成的底框,底框使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料制作,形成圆环形或多边形结构,底框被密封板分隔为多个各自独立的密封区域,底框的每个隔离密封区域上均安装了通水管和排水管,通过通气管的进排气和通水管的进排水来控制整个系统的上浮还是下沉,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在类似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一种自动阀门对底框的充气注水进行自动控制,防止其倾覆,该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网箱浮架、底框充气注水保持其平衡的重力平衡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重力平衡阀,包括框架贯穿制有阀管的外壳,其中:阀管的中心设有具有阀轴的阀片;阀轴连接有摆杆,该摆杆的末端经铰链连接有从动连杆;从动连杆连接有能以重力判断倾斜程度并操控从动连杆的重力控制装置。通过阀管内阀片的开闭进行充气体和水流的调节,通过重力控制装置判断本装置的倾斜程度,并控制阀管中的阀片的开闭角度,使得经过阀管的流体与倾斜程度相耦合。该耦合状态最终达到的效果是根据需要,将装有本发明装置的管道在倾斜度大的状态下注水速度减慢或充气速度加快。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重力控制装置包括滑块、导轨、主动连杆和弹簧阻尼;导轨固定在外壳内侧;导轨上设有滑块;滑块靠近阀管的一侧连接有主动连杆;主动连杆的末端经弹簧阻尼连接从动连杆。当网箱底框充气过程中采用本装置,充气过程中当本装置向阀管一侧倾斜时,滑块向弹簧阻尼一侧滑动,经一系列传动,最终推动阀片打开角度增大从而增大气体通过的面积,加快气体通过,使得该侧获得更多空气,使底框的空间位置朝逐渐平衡的趋势工作。如果目的是注水调控,则将本发明左右调换,即可达到注水调控目的。
阀管外侧设有止动柱;阀轴靠近止动柱的部分制有止动杆。止动柱和止动杆的设置是防止振动及紊流对本装置工作瞬时状态的干扰。
由于本发明重力平衡阀采用了阀管的中心设有具有阀轴的阀片;阀轴连接有摆杆,该摆杆的末端经铰链连接有从动连杆;从动连杆连接有能以重力判断倾斜程度并操控从动连杆的重力控制装置等结构。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具能自动控制网箱浮架、底框充气注水保持其平衡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外壳1、阀管11、止动柱12、从动阀门2、阀片21、阀轴22、止动杆22a、摆杆23、铰链24、从动连杆25、重力控制装置3、滑块31、导轨32、主动连杆33、弹簧阻尼34。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2,重力平衡阀,包括框架贯穿制有阀管11的外壳1,其中:阀管11的中心设有具有阀轴22的阀片21;阀轴22连接有摆杆23,该摆杆23的末端经铰链24连接有从动连杆25;从动连杆25连接有能以重力判断倾斜程度并操控从动连杆25的重力控制装置3。通过阀管11内阀片21的开闭进行充气体和水流的调节,通过重力控制装置3判断本装置的倾斜程度,并控制阀管11中的阀片21的开闭角度,使得经过阀管11的流体与倾斜程度相耦合。该耦合状态最终达到的效果是根据需要,将装有本发明装置的管道在倾斜度大的状态下注水速度减慢或充气速度加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5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