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592.8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亭;毕振勇;李纪伟;彭倩;张光普;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耕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27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添加 单质 玉质 预制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火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
背景技术
目前,耐火材料在材质上主要以氧化物材料和碳复合材料为主。以氧化物为主的耐火材料通常脆性较大,难以同时满足高强度和良好热震稳定性的要求;碳复合耐火材料是在氧化物类耐火材料中引入石墨等炭质组分,从而达到改善氧化物类耐火材料脆性的目的。但此类材料存在抗氧化性差、导热率过高以及使用范围有限等缺点。在此基础上,在氧化物体系中引入金属Al、Si或Si3N4、Sialon等非氧化物相的做法成为耐火材料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众多研究表明,氧化物-非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能,优良的抗热震性、抗侵蚀性能,可望成为高温工业关键部位使用的新一代优质高性能耐火材料。
刚玉质预制件通常采用浇注料的办法预制成形,个别产品需要再经高温烧成。普通刚玉质预制件热态强度不高、脆性较大,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预制件产品,并对产品质量实现可控,是一种有效保证用户行业稳定生产的途径,也是耐火材料行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其高温力学性能和热震稳定性均优于普通刚玉质预制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所述刚玉质预制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a、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含量表示,所述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的原料中含有刚玉80~90%,单质硅1~10%,氧化铝微粉1~8%和结合剂5~10%;所述结合剂为水合氧化铝和铝酸钙水泥的混合物,两者的重量混合比例为1:0.5~4;
b、按照步骤a所述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的原料组成称取各种原料,另外加入分散剂,分散剂的加入量为步骤a中所述原料总重量的0.1~0.4%,然后将各种原料和分散剂采用搅拌机干混至均匀,得到干混物料;
c、在步骤b得到的干混物料中加入占干混物料总重量5±2%的水,搅拌均匀,然后注入模具中,在振动台上或借助振动棒振动成型,成型后得到预制件;
d、将步骤c得到的预制件在模中于室温25℃下养护1天,然后脱模,脱模后再于室温25℃下自然养护1天,将自然养护后的预制件放入烘烤窑中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100~150℃,烘烤时间为24~72小时;
e、将步骤d烘烤后的预制件放入高温窑中,在1350~1500℃下高温烧成,在1350~1500℃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为16~48小时,烧成后停窑,冷却至室温,出窑复检并装箱,得到产品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
根据上述的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步骤a中所述刚玉中Al2O3的含量≥95%,所述刚玉为棕刚玉、电熔白刚玉或烧结刚玉;所述刚玉是由粒度为8~5mm刚玉15~25%、5~3mm刚玉10~20%、3~1mm刚玉10~20%、1~0.1mm刚玉15~25%、180目刚玉5~15%和320目刚玉1~10%组成。
根据上述的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步骤a中所述单质硅中Si含量≥98%;所述单质硅是粒度为150目单质硅和200目单质硅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150目单质硅和200目单质硅两种混合时的混合重量比例为1:0.5~3。
根据上述的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所述氧化铝微粉中Al2O3含量≥98%;所述氧化铝微粉的中位径D50为1~6μm。
根据上述的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步骤b中所述分散剂为常用无机类分散剂或常用有机类分散剂。
根据上述的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所述常用无机类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或水玻璃。
根据上述的添加单质硅的刚玉质预制件,所述常用有机类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木质素磺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耕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耕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气阀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烟草漂浮育苗蚜传病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