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GaN基LED的衬底材料的Al2O3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29850.2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红;陆神洲;张浩佳;徐军;汪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协鑫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gan led 衬底 材料 al sub 透明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陶瓷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α-Al2O3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作为GaN基LED的衬底材料的α-Al2O3透明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91年Nichia公司的Nakamura等人成功地研制出掺Mg的同质结GaN蓝光LED,GaN基LED得到了迅速的发展。GaN基LED以其寿命长、耐冲击、抗震、高效节能等优异特性在图像显示、信号指示、照明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常,GaN基材料和器件的外延层主要生长在蓝宝石单晶Al2O3衬底上。蓝宝石衬底有许多的优点:首先,蓝宝石衬底的生产技术成熟、器件质量较好;其次,蓝宝石的稳定性很好,在紫外从190nm至红外5μm区间透光,不吸收可见光,能够运用在高温生长过程中;最后,蓝宝石的机械强度高,易于处理和清洗。因此,大多数工艺一般都以蓝宝石作为衬底。
使用蓝宝石作为衬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晶格失配和热应力失配,这会在外延层中产生大量缺陷,同时给后续的器件加工工艺造成困难。尽管如此,蓝宝石仍然是GaN最重要和应用最广的衬底材料。
蓝宝石沿C轴生长工艺成熟,成本相对较低,物化性能稳定,在C面生长GaN多晶的技术成熟稳定,因此最常用作GaN多晶生长的是C面(0001)这个不具极性的面。C轴是GaN的极性轴,沿C轴生长会导致GaN基器件有源层量子阱中出现很强的内建电场,发光效率会因此降低。蓝宝石R-Plane和M-Plane主要用来生长非极性/半极性面GaN外延薄膜,以提高发光效率,发展非极性面GaN外延生长,可以提高发光效率。
Al2O3熔点高(2045℃),单晶的生长成本高,周期长。而Al2O3透明陶瓷具有与单晶相同的晶体结构和相似的物化性能,从紫外190nm至红外5μm区间透光,不吸收可见光,同时陶瓷固相烧结温度远低于其熔点,制备成本低,易制备大尺寸样品,适合规模化生产。并且陶瓷为多晶,各向同性,不存在特定的C-Plane面,有利于生长非极性/半极性面GaN外延薄膜,可以提高发光效率。
同时在Al2O3陶瓷制备过程,也可以通过强磁场来控制晶粒的定向生长,提高陶瓷的透明度和获得适合GaN生长的特定的晶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作为GaN基LED的衬底材料的Al2O3透明陶瓷,该衬底材料与单晶蓝宝石具有完全相同晶体结构和物化性能,同时在紫外到红外区间完全透光、不吸收可见光。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Al2O3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作为GaN基LED的衬底材料的Al2O3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高纯Al2O3、MgO为原料,以Al2O3为基体材料,MgO为烧结助剂;所述的高纯为纯度在99.9%以上,MgO的掺入质量为Al2O3质量的0.05~0.5%;
(2)将步骤(1)所述的基体材料和烧结助剂搅拌混匀,混合料在蒸馏水中混磨8~24小时;
(3)将步骤(2)得到的物料在100~150℃下烘干,然后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5~8%的粘结剂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量为烘干后混合物料质量的3~5%,并进行造粒;
(4)将步骤(3)得到的粉粒在180~220MPa冷等静压下压成片状试样,然后在800~1000℃下预烧5~10小时将粘结剂去除;
(5)将步骤(4)预烧后的物料放在钼丝氢气炉或真空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范围为1650~1800℃,烧结时间为5~20小时,获得致密透明的α-Al2O3陶瓷;
(6)将步骤(5)得到的α-Al2O3陶瓷经常规切片、研磨、抛光工序,用作GaN薄膜衬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协鑫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协鑫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29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