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削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0180.6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石罗;雷勇;杨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合金 内排屑深孔钻削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径大于64mm的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削刀具。
背景技术:
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的矩形螺纹和钻杆相连。高压切削液由钻杆外圆和孔壁间的缝隙注入,切屑随同切削液经由钻头的排屑孔通过钻杆的中心孔排出。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在国防工业、机床、发电设备制造、石油机械、钢铁以及各种重型装备制造领域获得相当广泛的应用。
孔加工刀具属于定尺寸刀具,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必须保证切削刀片在钻头半径方向上能互相搭接,而且为了防止孔的偏斜,保证钻孔精度和光洁度,提高刀具寿命,在圆周方向需布置两个导向块。为了保证正常切削,必须排屑通畅,而排屑空间又受孔径限制,因此,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断屑是关键,对切屑形状有严格的要求。国际上目前一般将小直径的内排屑深孔钻做成焊接式结构,中等直径的做成焊接式或者机夹可转位结构,大直径的都做成刀座式机夹可转位结构。说明书图10至图12为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刀座式机夹可转位结构。图中的中心刀座和中间刀座所对应的刀片为正三角形刀片。正三角形刀片由于受刀片形状的限制,刀片的切屑强度和断屑性能很难满足内排屑深孔钻高速高效深孔加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刀片强度高,断屑性能好,能满足大直径深孔加工直线度要求的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削刀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硬质合金内排屑深孔钻削刀具,刀体1与外刀座2、中心刀座4、中间刀座6和导向块8连接,外齿刀片3与外刀座2连接,中心刀片5与中心刀座4连接,中间刀片7与中间刀座6连接,其特征在于中心刀片5和中间刀片7为带断屑槽10的平行四边形锥台形刀片,平行四边形的一对对角为70°—80°,且处于刀具切削刃凸出位置,对角的圆弧半径为0.05—1mm,锥台的锥度角即后角为8°—11°,断屑槽宽度为1.8—4mm,深度为0.3—1mm。
外齿刀片3为带断屑槽11的六边形锥台形刀片,其断屑槽宽度为1.8—3.5mm,深度为0.3—1mm,后角为8°—11°,六边形的一对对角为85°—95°,且处于刀具切削刃凸出位置,对角的圆弧半径为0.05—1mm,六边形切削刃的另一对对角为100°—110°。
外刀座2的规格为15~17mm或18~21mm,中心刀座4的规格为15~19mm或22~26mm,中间刀座6的规格为15~19mm或22~26mm,外齿刀片的规格为12~16mm或17~20mm,中心刀片5的规格为11~16mm或17~23mm,中间刀片7的规格为11~16mm或17~23mm。由于深孔钻刀片、刀座的布置主要受径向尺寸的限制,因此这里所说的规格尺寸均为刀片、刀座装配在刀体上的径向尺寸。
刀体1的后端周面有1—3个辅助导向块9。
深孔钻削中断屑是关键。为了满足高效深孔钻削加工的要求,断屑槽型的设计十分重要。为了提高刀片的强度,保证深孔钻削的稳定进行,刀片的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同样十分重要。正三角形刀片切削刃长度即边长一定,则正三角形刀片的高就确定了,而平行四边形刀片切削刃长度一定,另一边或者说其高度的大小不受限制,可适当加大。另外切削刃长度相同的三角形刀片与四边形刀片相比较,四边形刀片的面积往往大于三角形刀片的面积,正三角形刀片刃口两端很尖,切削时强度远远小于四边形刀片强度。本发明相对原有刀具中将中心刀座和中间刀座上的正三角形刀片改为平行四边形刀片,并将刀片的断屑槽型进行了改进,适当加大了刀片断屑槽型尺寸,保证高效钻削时能稳定形成C型屑,与原有正三角形刀片相比,采用平行四边形刀片,大大提高了刀片的切削强度,同时通过加大刀片断屑槽型尺寸,深孔钻削时在大幅度提高刀具进给量的情况下能稳定形成C型屑,保证了高效深孔钻削加工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超长深孔钻削加工的直线度要求,在刀体上布置1~3个辅助导向块。
较现有同类刀具,本发明具有三方面的创新技术:1.中心刀座和中间刀座上的刀片采用平行四边形刀片,提高刀片的切削强度;2.采用四边形刀片,加宽刀片断屑槽,满足高效深孔加工的要求;3.布置1~3个辅助导向块,保证超长深孔加工的直线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1向视图。
图3为图2的A2向视图。
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1的H-H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0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偏心孔的圆台的定位装置
- 下一篇:玻纤布浸胶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