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径优化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0623.1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波;林伯香;刘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优化 时间 偏移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孔径优化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已有的地震剖面上解释、追踪地震层位,获得地震剖面的地层倾角参数,把该地层倾角参数定义为实际地层倾角;
(2)在叠前时间偏移中,根据炮点、检波点和成像点三者的关系,求取出该成像点处的地层倾角参数,把该倾角参数定义为计算地层倾角;
(3)把计算得到的地层倾角参数αcompute与实际地层倾角参数相比较,设一成像点的实际地层倾角为α,根据地震波的反射原理,在给定的误差范围β内,把计算得到的倾角参数属于范围(α+β,α-β)的数据加入成像贡献中,获得优化孔径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径优化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剖面上根据同相轴拾取层位,剖面的纵横轴间隔为已知,由此计算出拾取的每条层位线的角度,该角度即为地层倾角,通过层位间的线性插值计算,可获得剖面上每个点的地层倾角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径优化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叠前时间偏移,采用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公式,为:
V(M)为M点的像,为振幅加权因子,为地震数据,A为成像点的积分范围,即偏移孔径,为绕射双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孔径优化的叠前时间偏移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的给定的误差范围β可以取2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06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