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0851.9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送永;崔新霞;袁野;罗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5/06 | 分类号: | E02F5/06;E21C25/2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体非 连续 截割煤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设备,尤其适用于煤矿井下排水沟的挖掘和地面工程中的挖沟。
技术背景
随着煤炭开采技术和工程机械技术的发展,我国煤矿和工程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用机械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多,但仍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例如,巷道排水沟是井下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巷道时,巷道两侧需要开挖排水沟,由于排水沟一般较窄且低于巷道地面,无法通过掘进机完成,又由于该处皆为硬质岩石,掘挖难度大,目前主要通过打眼放炮使其松动后,再进行人工开挖。同时,地面中的排水、管路、布线工程也均需挖沟,对于土质结构地面可使用挖掘机进行开沟,而对于岩质地面或混凝土地面,仍需人工开挖,效率较低。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对于井下施工危险性较高,严重影响了井下和地面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安全。因此,急切需要开展对挖沟掘挖方式的研究,研制一种新型的掘挖机构。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井下排水沟开挖难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开沟速度快、省时省力、安全高效的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设备。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多体非连续煤岩设备,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设在履带行走装置上的支撑台,支撑台上依次固定有司控台、电控箱、泵站、减速器和液压推动装置,减速器的输出轴根部设有固定套,头部连有设在支撑台一侧的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装置,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装置倾斜设置,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装置包括安装架、设在安装架两侧的驱动轮和导向轮,驱动轮和导向轮上设有绕其转动的链板带,链板带由若干链板通过轴销连接而成,每个链板上均间隔设有一排截齿,安装架的上下侧设有支撑链板带的上、下支撑板,导向轮一侧设有固定在安装架上由活塞杆和张紧架组成的液压张紧装置;所述的液压推动装置包括扣合固定在固定套上的上、下轴瓦,下轴瓦上铰接有缸底经销轴固定在支撑台上液压缸,下轴瓦的端部设有固定在安装架上的弧形板;所述驱动轮的轴孔为方形,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驱动轮方形轴孔相连的方榫。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泵站供油给履带行走装置的液压马达,实现其行走功能,同时,截割电机通过减速器将转速与转矩输出,并传递给驱动轮,再由驱动轮传递给链板,链板上焊接有截齿,以实现非连续截割破岩。通过电控箱控制泵站电机和截割电机的启停,由司控台控履带行走装置的行走和液压推动装置液压缸的伸缩;通过截割电机将动力经减速器传递到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装置进行截割,能够有效的提高井下和地面水沟挖掘效率,用于井下挖沟时截割电机采用防爆电机。该设备整体机动灵活,截割高效,满足井下防爆要求,可以破碎硬度在f<6的岩体,满足井下水沟开挖需求,可以极大的节约人力投入,提高煤矿和地面工程的机械化程度,实现井下排水沟的机械化挖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设备侧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设备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设备减速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液压推动装置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装置结构图。
图中:1—履带行走装置;2—支撑台;3—司控台;4—电控箱;5—泵站; 6—减速器;7—液压推动装置;8—多体非连续截割煤岩装置;1-1—履带连接架;5-1—泵站电机;6-1—固定套;6-2—截割电机;6-3—方榫;6-4—第一惰轮;6-5—第二惰轮;7-1—液压缸;7-2—上轴瓦;7-3—下轴瓦;8-1—安装架;8-2—驱动轮;8-3—导向轮;8-4—液压张紧装置;8-5—链板;8-6—上支撑板;8-7—下支撑板;8-8—截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0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