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1342.8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7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棠;程丽敏;吴良才;饶峰;刘波;彭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相变 存储器 ge sb te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其化学成分符合化学通式Nx[(Ge1+yTe)a(Sb2Te3)b]100-x,其中,0<y≤3,0<x≤35,a=1或2,b=1或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0.5≤y≤2,2≤x≤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中,x=2.02,y=0.5,a=2,b=1。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的成分主要为氮化锗和(GeTe)a(Sb2Te3)b复合的相变材料。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为在外部能量作用下具有可逆相变的存储材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能量作用为电脉冲驱动、热驱动、电子束驱动或激光脉冲驱动。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采用磁控溅射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激光脉冲沉积法、高密度等离子法、原子层沉积法或电子束蒸发法制得。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化学通式Nx[(Ge1+yTe)a(Sb2Te3)b]100-x中Ge、Sb和Te的配比,在硅衬底或热氧化后的硅衬底上,采用Ge和(GeTe)a(Sb2Te3)b合金靶两靶共溅射且溅射过程中通N2气获得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
或者按照化学通式Nx[(Ge1+yTe)a(Sb2Te3)b]100-x中Ge、Sb和Te的配比,在硅衬底或热氧化后的硅衬底上,采用Ge、Sb和Te三靶共溅射且溅射过程中通N2气获得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或者按照化学通式Nx[(Ge1+yTe)a(Sb2Te3)b]100-x中Ge、Sb和Te的配比,在硅衬底或热氧化后的硅衬底上,采用(GeTe)a(Sb2Te3)b和氮化锗合金靶两靶共溅射获得所述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溅射法溅射时,通Ar2作为保护气体,通过控制各靶材靶位的电源功率和N2/Ar2流量比来调节各组分的原子百分含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相变存储器的Ge-Sb-Te富Ge掺N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N2.02(Ge3Sb2Te5)97.98中的Ge、Sb和Te的配比,采用Ge靶和(GeTe)2(Sb2Te3)合金靶两靶共溅射,且共溅射时的溅射条件为:本底真空度为1.6×10-4Pa,溅射时的氩气气压为0.22Pa,N2/Ar2流量比例为1sccm/49sccm,Ge靶的溅射功率为射频20W,(GeTe)2(Sb2Te3)合金靶的溅射功率为直流30W,溅射速率为10n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34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传递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