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有不同颜色瓷泥的陶瓷产品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1941.X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相洪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B44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嵌有 不同颜色 陶瓷产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是一种内嵌有不同颜色瓷泥的陶瓷产品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产品通常都是采用彩绘、贴花纸、雕通等方式对产品表面进行装饰,缺乏新意,需要变化,以迎合人们求新求变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充实陶瓷产品的种类。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嵌有不同颜色瓷泥的陶瓷产品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取高岭土44~46重量份、石英14~16重量份、滑石14~16重量份、长石18~22重量份、陶瓷颜料4~6重量份,混和加水球磨后过325目筛,然后按传统工艺经脱水、压泥、陈腐、炼泥、注浆成型、干燥后,在产品表面按设计图案进行雕通后备用;
(2)取凹凸棒粘土28~32重量份、石英28~32重量份、萤石3~4重量份、滑石14~16重量份、霞石正长岩16~18重量份、陶瓷颜料4~5重量份,混和加水球磨后过325目筛,然后按传统工艺经脱水、压泥、陈腐、炼泥制成镶嵌瓷泥备用;
其中,所加入的陶瓷颜料与步骤(1)中加入陶瓷颜料的颜色不同;
(3)取上述备用的镶嵌瓷泥填充入产品雕通部位,并对雕通部位所填充的镶嵌瓷泥表面进行修整,使雕通部位与其它产品部位平整或弧度一致,干燥后制成坯体;
(4)将坯体进行烧成,于1.5~2小时内升温至850~900℃,然后以每小时50~80℃的升温速度缓慢升温至1280~1320℃,并保温2~3小时,然后自然降至常温,制成产品。
上述方法,还包括对烧成后的产品施加透明釉后进行釉烧的生产步骤。
本发明的产品在雕通部位镶嵌的瓷泥烧成后产生与其它部位不同的颜色,突出了雕通部位所要形成的图案,并且产品内外两面都可观看到相同的图案,图案位置相同、形状一致;镶嵌瓷泥与其它部位结合紧密,干燥后不会因为收缩过大而脱离镶嵌部位,且烧成过程中镶嵌瓷泥会因为石英晶形的变化而产生膨胀,与雕通部位处的瓷泥紧密融和,烧成后两者之间没有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取高岭土45重量份、石英15重量份、滑石15重量份、长石20重量份、白色陶瓷颜料5重量份,混和加水球磨后过325目筛,然后按传统工艺经脱水、压泥、陈腐、炼泥、注浆成型为盘子、干燥后,在盘子底面按青菜图案进行雕通后备用;
(2)取凹凸棒粘土30重量份、石英30重量份、萤石3重量份、滑石15重量份、霞石正长岩17重量份、绿色陶瓷颜料5重量份,混和加水球磨后过325目筛,然后按传统工艺经脱水、压泥、陈腐、炼泥制成镶嵌瓷泥备用;
(3)取上述备用的镶嵌瓷泥填充入盘子雕通部位,并对雕通部位所填充的镶嵌瓷泥表面进行修整,使雕通部位与盘子底部表面平整,干燥后制成坯体;
(4)将坯体进行烧成,于2小时内升温至900℃,然后以每小时60℃的升温速度缓慢升温至1300℃,并保温2.5小时,然后自然降至常温,制成盘子底面的正反面都有青菜图案的陶瓷盘,青菜图案显示为青色,陶瓷盘为白色。
对比例1:与实施例不同的是,步骤(2)中不加入萤石,制得对比例1的陶瓷盘。
对比例2:与实施例不同的是,步骤(2)中的凹凸棒粘土改为高岭土、霞石正长岩改为长石,制得对比例2的陶瓷盘。
对比例3:与实施例不同的是,步骤(2)中的凹凸棒粘土30重量份、石英30重量份改为凹凸棒粘土45重量份、石英15重量份,制得对比例3的陶瓷盘。
对比例4:与实施例不同的是,步骤(4)中坯体1小时内升温至1300℃,并保温10小时,制得对比例4的陶瓷盘。
将上述制成的产品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相洪,未经陈相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转换开关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充电架用的抽风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