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1965.5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曙光;安丽华;丁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C07C211/10;C07C20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反应器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筒体(1);筒体(1)内沿筒体的轴向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催化剂支撑盘(2)、气液分配盘(4)和液体分布管(3);催化剂支撑盘(2)、液体分布管(3)和气液分配盘(4)沿筒体的径向设置;
气液分配盘(4)为一板状结构,板面上开设有贯通板体上下表面的孔;
液体分布管(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管的表面带有贯通管体内外表面的小孔;液体分布管(3)与设置于筒体(1)侧壁面上的侧面进料口(9)相连;
催化剂支撑盘(2)上方的、筒体(1)侧壁面上设有催化剂卸料口(11);筒体(1)上端设有顶部进料口(8);筒体(1)下端设有底部出料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筒体(1)的长径比为2~12;
于筒体(1)内的催化剂支撑盘(2)上放置有催化剂,催化剂位于气液分配盘(4)与催化剂支撑盘(2)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2)与反应器筒体(1)的内壁成90°角,直径等于反应器内径,通过支架或焊接固定在反应器筒体(1)内壁上;
所述催化剂支撑盘(2)的数量为1~8个,支撑盘之间等距或不等距地固定在反应器筒体(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布盘(3)与反应器筒体(1)的内壁成90°角,数量为1~8个,各个分配盘之间等距或不等距地固定在反应器筒体(1)的内壁上;
所述气液分配盘(3)等距或不等距地开孔;所述气液分配盘(4)上的孔直径为5~100mm,呈三角形、同心圆、射线形、菱形、四边形或正方形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支撑盘(2)、气液分配盘(4)和液体分布管(3)数量均为2~8个,沿筒体的轴向从下至上依次按催化剂支撑盘(2)、气液分配盘(4)和液体分布管(3)......催化剂支撑盘(2)、气液分配盘(4)和液体分布管(3)的顺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配盘(4)的每个开孔上都设有一个分配帽(5);分配帽(5)扣置于气液分配盘(4)表面的开孔上,分配帽(5)与气液分配盘(4)上表面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管(3)由主管和支管组成,主管和支管相连通,主管和支管上等距或不等距地开孔;主管与设置于筒体(1)侧壁面上的侧面进料口(9)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一种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侧面进料口(9)为1~8个,催化剂卸料口(11)为1~8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于筒体(1)侧壁面上设有温度控制监测口(6)和/或压力控制监测口(7)。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的使用温度为0~400℃,使用压力为0~30.0MPa。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液-固三相反应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用于以乙醇胺和氨为原料临氢条件下制备乙二胺反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9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