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及同步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414.0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张超凡;闫海明;杨永寿;叶金才;武红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L7/0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s 恒温 时钟 装置 同步 控制 方法 | ||
1.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包括恒温晶振模块和主控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GPS模块、窄化电路模块及从控模块;主控模块连接从控模块,GPS模块输出的两路信号一路接入主控模块、另一路经窄化电路模块接入从控模块,恒温晶振模块接入从控模块;
主控模块为单片机控制器,接有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
GPS模块为接收卫星的两路秒脉冲授时信号的GPS接收机;
所述恒温晶振模块为恒温晶体振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晶振模块的恒温晶体振荡器有相位电压调节端口,接电位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控模块的主芯片为CPLD芯片,包括分频子模块和程控频率产生子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控模块还接有双极性信号变换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恒温晶振模块还接有晶振自调整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I、恒温晶振模块的恒温晶体振荡器进行相位电压定标;
调节恒温晶振模块的恒温晶体振荡器相位电压调节端口所接的电位器,使2台时钟装置的恒温晶体振荡器相位误差小于1μs;
Ⅱ、GPS模块由卫星接收授时信号,将GPS秒脉冲信号送入窄化电路模块;
III、由按键模块向主控模块输入选择的频率信号;
Ⅳ、窄化电路模块将GPS秒脉冲信号进行窄化处理,并输出到从控模块;
V、恒温晶振模块输出10MHZ时钟频率信号到从控模块;
Ⅵ、从控模块对GPS秒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检测到8个秒脉冲则对分频模块执行一次复位操作,也即每8秒对钟一次,以准确产生小于1Hz的频率信号;
Ⅶ、主控模块将频率选择信号输入到从控模块;从控模块对秒脉冲信号、恒温晶振时钟信号和主控模块提供的频率选择信号进行处理,输出需要的频率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III中用户选择输出的频率为a;所述步骤Ⅵ中,从控模块包括分频子模块和程控频率产生子模块;b为程控频率产生模块待定参数,当恒温晶振模块输出的频率信号为10MHz,则有a=(10/b)*106hz,由分频子模块和程控频率产生子模块计算后对恒温晶振输入的信号进行分频得到所需输出频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恒温晶振模块还接有晶振自调整模块,所述步骤V中当GPS模块定位无效状态下,由恒温晶振模块产生秒脉冲信号来代替GPS信号;所述步骤Ⅵ中,晶振自调整模块每1~2小时对恒温晶体振荡器进行一次复位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GPS与恒温晶振的时钟源装置的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从控模块接有双极性信号变换模块,从控模块输出频率经其变换后按用户选择输出双极性频率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4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浸高频超声换能器声场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并联型谐波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