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输入汉字的方法和装置、掌上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713.4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9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何自刚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输入 汉字 方法 装置 掌上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输入汉字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掌上终端。
背景技术
输入法是指为了将各种符号输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如手机、电子书等掌上终端)而采用的编码方法。汉字输入法是指为了将汉字输入计算机或手机等电子设备而采用的编码方法,是中文信息处理的重要技术。根据输入设备的不同,输入方式可分为键盘输入方式、手写笔迹输入方式、语音输入方式等等。
键盘输入是最基础的输入方式,包括流水码、音码、形码和音形码等多种输入方式,其中,音码是按照拼音规定来进行输入汉字的,不需要特殊记忆,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只要会拼音就可以输入汉字,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拼音输入法也有缺点,主要问题是同音字太多,重码率高,因此,输入效率较低。而流水码、形码和音形码等输入方式由于需要用户大量记忆编码方式,普及率相对较低。
手写识别方式是借助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认字功能,根据使用者的手写字体来辩别中文字、拼音符号或其它符号的方法,是一种笔式环境下的手写中文识别输入法,符合中国人用笔写字的习惯,只要在手写板上按平常的习惯写字,电脑就能将其识别显示出来。随着触摸屏终端的普及,方便、快捷的手写识别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目前手写识别是对手写汉字或符号的整体字形进行识别匹配的,不同用户写出的字形差别很大,为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将数量众多的近似形状的字作为候选,重码率高,因此,输入效率也相对较低。
语音识别使用话筒和语音识别软件来辩别中文字,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由于识别率低、使用不方便等问题,普及率相对较低。
总之,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普通用户方便使用的输入法的重码率,实现提高汉字输入效率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输入汉字的方法,可解决现有普及率较高的输入法因重码率高造成的输入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输入汉字的装置,以及,包括上述装置的掌上终端,以保证上述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输入汉字的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
判断所述第一输入的类别;
以所述第一输入及其类别为条件,从汉字库中筛选出第一候选字集;
接收与所述第一输入的类别不同的第二输入;
以所述第二输入及其类别为条件,从所述第一候选字集中筛选出第二候选字集;
从所述第二候选字集中选择需要输入的汉字。
优选的,在从所述第二候选字集中选择需要输入的汉字步骤之前还包括:
删除所述第二输入及第二候选字集;
接收与所述第一输入类别不同的新的第二输入;
以所述新的第二输入及其类别为条件,从所述第一候选字集中筛选形成新的第二候选字集。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组合输入汉字的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判断单元、第二接收单元、筛选单元、选择单元和汉字库。
优选的,该装置还包括修改单元。
依据本发明的还一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组合输入汉字的装置的掌上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基于两种不同的输入方式相互辅助识别,第二输入方式是在第一输入方式筛选结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筛选因此,可较大程度地减小重码率,进而提高输入效率。
在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以“点触”和“滑动”操作方式区分键盘输入方式和手写笔迹输入方式,因此,键盘拼音输入和手写笔迹输入可在同一界面操作,而手写操作既可在软键盘区域进行,也可以在其他区域进行,用户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其次,由于支持删除操作,当辅助识别效果不理想时,可更改第二输入的内容,以进一步降低重码率,提高输入效率。
另外,对于手写汉字笔迹输入方式,不仅支持传统的汉字整体字形识别,还支持笔画识别、偏旁识别、汉字结构识别,使用户的操作更加方便、简单。特别是汉字结构识别方式,可进一步解决仅知道读音和大概的形状的汉字快速输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输入汉字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组合输入汉字的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1~3-3是本发明“手写汉字辅助拼音”实施方式的界面状态变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