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2785.9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罗二平;申广浩;刘娟;谢康宁;姜茂刚;汤池;吴小明;闫一力;文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急救 辅助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呼吸装置是临床急救与治疗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之一,手捏压力皮球主要用于心肺复苏和一般人工呼吸时使用,使病人在苏醒前的短期内保持通气。它是进行人工呼吸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相比较供氧浓度高、操作简便。在野外及战时等危机时刻抢救,来不及作气管插管时,可利用手捏皮球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不过,抢救时间过长,使用手捏皮球辅助呼吸,会给医护人员造成不变(费力、难以保持频率及幅度),也给病人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包括空心皮球和皮球挤压机构;皮球挤压机构周期性挤压具有弹性的空心皮球,空心皮球向急救对象输出辅助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流。
所述的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所述皮球挤压机构包括第一皮球夹板、第二皮球夹板;第一皮球夹板、第二皮球夹板分别与第一皮球夹板座和第二皮球夹板座固定连接;第一皮球夹板座和第二皮球夹板座分别与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固定连接;第一直线轴承和第二直线轴承可沿第一直线轴承轴和第二直线轴承轴作直线运动;电机通过变速箱输出转矩到曲轴,曲轴分别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中第一连杆较第二连杆长,第一连杆与第一直线轴承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二直线轴承轴连接。
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携带,可随意调节频率,可脱离氧气源及市电电源使用,替代了传统手捏皮球,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提高了抢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箱体;2,第一皮球夹板;3,空心皮球;4,第二皮球夹板;5,第一直线轴承;6,第一连杆;7,曲轴;8,第二连杆;9,第二直线轴承轴;10,第一夹板座;11,电机;12,变速箱;13,第二皮球夹板座;14,第一直线轴承轴;15,第二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考图1,便携式急救辅助呼吸装置包括空心皮球3和皮球挤压机构;皮球挤压机构周期性挤压具有弹性的空心皮球3,空心皮球3向急救对象输出辅助呼吸所需要的空气流;整个装置装在箱体1中。
参考图2,皮球挤压机构包括第一皮球夹板2、第二皮球夹板4;第一皮球夹板2、第二皮球夹板4分别与第一皮球夹板座10和第二皮球夹板座13固定连接。第一皮球夹板座10和第二皮球夹板座13分别与第一直线轴承5和第二直线轴承15固定连接;第一直线轴承5和第二直线轴承15可沿第一直线轴承轴14和第二直线轴承轴9作直线运动;电机11通过变速箱12输出转矩到曲轴7,曲轴7分别连接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8,其中第一连杆6较第二连杆8长,第一连杆6与第一直线轴承5连接,第二连杆8与第二直线轴承轴9连接。
使用时,打开箱体1,使用内置的锂电池组提供电力。打开电源,电机11开始运转,将扭矩输出到曲轴7,通过两个长短不一的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8与第一直线轴承5和第二直线轴承15连接,这样电机11的旋转就会转换为两个第一直线轴承5和第二直线轴承15的直线径向滑动;当曲轴7旋转一周时,第一直线轴承5和第二直线轴承15带动第一皮球夹板2、和第二皮球夹板4做相向与相背运动,于是,空心皮球3就会被按一定频率被挤压,模拟手捏皮球,通过延长管连接呼吸面罩(需另配),在灾害现场即可实施救援。
另外,因为抢救成人和儿童的捏皮球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拓展仪器的适用对象,箱体控制面板上设有动作频率调节旋钮,通过该旋钮可以调整电源电压,改变直流涡轮调速电机的转速,继而调整皮球被挤压的动作频率,并在频率显示窗上进行实时显示,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2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 下一篇:山坡地多级恒压喷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