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3858.6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苑仁旭;徐依斌;焦健;曾祥斌;夏世勇;郑明嘉;刘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7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生产 生物降解 脂肪 芳香族 聚酯 方法 | ||
1.一种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把芳香族二元酸、脂肪族二元酸分别与脂肪族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得到两种酯化物;将两种酯化物进行缩聚反应,即可得到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把芳香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于200-250℃酯化反应1.5-3.5h,得到酯化物A1;
(2)把脂肪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醇于150-200℃反应2-4h,得到酯化物A2;
(3)把A1和A2混合并进行共聚反应,得到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先将芳香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醇按摩尔比(1.1-2.5)∶1混合配置成浆料,再将浆料和催化剂投入酯化釜中反应,酯化釜的反应温度为220-250℃,压力为30-110KPa;
步骤(1)所述的芳香族二元酸为对苯二甲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先将脂肪族二元酸与脂肪族二元醇按摩尔比(1-1.5)∶1混合配置成浆料,再将浆料投入酯化釜中反应,酯化釜的反应温度为150-200℃,压力为30-110KPa;
步骤(2)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为碳原子数4-18的脂肪族二元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和(2)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醇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4-丁二醇或1,5-戊二醇中的一种;
步骤(2)所述的脂肪族二元酸为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或十三碳二酸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所述酯化物A1与酯化物A2的质量比为1.26-1.61∶1;
步骤(3)所述A1与A2的混合是在混合器中进行;所述混合器的温度为180℃-250℃,A1和A2在混合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0-60min。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所述的共聚反应包括预缩聚反应和终聚反应两个过程;预缩聚的反应温度为230-245℃,反应时间为0.5-1.5h,压力为1-10kPa;终聚反应的温度为230-255℃,反应时间为1.0-2.5h,压力<150Pa;
所述的预缩聚反应加入稳定剂和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和预缩聚反应中的催化剂为锑化物和/或钛系化合物;
步骤(1)中催化剂的用量为步骤(1)原料总质量的0.3-2.65%;
预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为步骤(3)原料总质量的0.15-0.1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预缩聚反应中所述的催化剂为钛酸正丁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生产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定剂的用量为步骤(3)原料总质量的0.11-0.14%;
所述的稳定剂为磷酸、亚磷酸、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烷基酯或亚磷酸三苯基酯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8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