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轧盖机的自动上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3916.5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文;陈勇;李新华;唐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轧盖机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食品、医药等包装设备领域,特指一种适用于轧盖机的上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轧盖机的上盖过程一般在百级层流保护的状态下人工手动上盖,即当需要上盖时,先停止轧盖机动作,打开玻璃门,人再进入受百级层流保护的上盖区域对轧盖机进行手动上盖,上盖完成后,关闭玻璃门,一段时间后待上盖区域完成自净后再重新开启轧盖机继续上盖。上述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 由于整个轧盖机的上盖区域都是受百级层流保护,上盖时,需开启玻璃门,进入上盖区域手动上盖,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玻璃门的开启,外界不洁净的空气会进入上盖区域,且人体本身也会带入一些不洁净的空气,从而污染药液,影响药品的安全性。
2. 上盖时考虑操作安全因素,需要停止轧盖机动作,完成上盖后,当上盖区域完成自净时,需重新开启轧盖机,在这个过程中,轧盖机由于停止动作会影响生产的效率,同时轧盖机反复的开启和关闭,也会影响其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自动完成整个上盖作业、保证产品质量的用于轧盖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轧盖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外罩组件以及布置于外罩组件中的装盖组件、理盖组件、输送组件和上盖组件,所述装盖组件中装盖桶的输出端位于理盖组件的上方,所述输送组件的一端与理盖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输送组件的另一端位于上盖组件输入端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装盖桶的下方设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中空立柱、支撑架、升降螺杆、手柄、撑板以及凸台,所述中空立柱固定在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升降螺杆套设于中空立柱中,所述升降螺杆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平面导向槽,所述中空立柱上设有用来与平面导向槽配合的调节螺钉;所述手柄安装于凸台上,所述凸台位于中空立柱的上方并与升降螺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装盖桶连接于升降螺杆的顶端。
所述中空立柱的顶端开有沿圆周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缓冲材料,所述凸台的底端设有可伸入凹槽的凸耳。
所述装盖桶与升降螺杆之间设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一端与升降螺杆的顶端相连,所述撑板的另一端与装盖桶外侧壁上的卡箍铰接。
所述理盖组件包括平振理料斗和支撑部件,所述平振理料斗安装在支撑部件上。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侧板、网带以及一个以上的隔板,所述侧板安装在网带的两侧,所述隔板固定在侧板上并与侧板、网带一道围成容纳盖子的腔室。
所述外罩组件包括隔离门、门把手、玻璃门以及手套接口,所述门把手、手套接口安装在玻璃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用于轧盖机的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自动完成整个上盖作业;在对上盖组件加盖时,不需要停止轧盖机动作,且能够根据上盖组件处所反馈的信息,理盖组件自动对上盖组件进行加盖。同时,加盖时不会破坏轧盖机的百级层流环境,使药品安全可靠。本发明进一步在装盖桶下还设有调节机构,能够使其适应不同尺寸的装盖桶,大大增强了其适应能力,还可进一步适用于其他加塞、压盖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应用实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输送组件与理盖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外罩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装盖组件;11、支撑架;12、中空立柱;121、凹槽; 13、升降螺杆;131、平面导向槽;14、螺钉;15、手柄;16、撑板;17、卡箍;18、装盖桶;19、凸台;2、理盖组件;21、平振理料斗;22、支撑部件;3、输送组件;31、侧板;32、网带;33、隔板;4、上盖组件;5、外罩组件;52、门把手;53、玻璃门;54、手套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