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3950.2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迎晨;张夏楠;吴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4H1/724 | 分类号: | D04H1/724;D01D5/08;D01D5/14;D01F6/92;D01F6/46;D01F6/9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临界 流体 纺丝 制备 微孔 纤维 织造 方法 | ||
1.一种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定量喂入聚合物固体切片进入螺杆后,在螺杆进料段被输送和预热,继而经螺杆压缩段压实并逐渐熔化;
(2)在螺杆熔融段,将超临界流体经注入装置注入聚合物熔体中,形成均相聚合物熔体;
(3)在过滤器部分,均相聚合物熔体应经过过滤介质,滤去杂质和聚合反应后残留的催化剂;
(4)在计量泵部分,均相聚合物熔体经齿轮计量泵进行熔体计量,以精确控制纤维细度和均匀度;
(5)均相聚合物熔体经熔喷模头入口区、孔流区和膨化区从模头喷丝孔挤出;
(6)从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因环境压力突然降低发生膨化胀大的同时,受到两侧高速热空气流的牵伸,处于粘流态的熔体细流被迅速拉细;同时,两侧的室温空气掺入牵伸热空气流,使熔体细流冷却固化成形,形成聚合物超细微孔纤维;
(7)牵伸和冷却固化的超细微孔纤维在牵伸气流的作用下,吹向凝网帘或滚筒,凝网帘下部或滚筒内部均设有真空抽吸装置,由此纤维收集在凝网帘或滚筒上,依靠自身热粘合或其他加固方法成为微孔纤维非织造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N2或者超临界CO2;所述的聚合物为聚丙烯PP、涤纶PET、涤纶COPET、聚乙烯PE、聚酰胺PA、聚酰胺COPA、弹性聚酯PBT、弹性聚酯PTT、聚甲醛共聚物(POM)、环状聚烯烃共聚物(COC)、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聚苯硫醚(PPS)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侧牵伸用高速热空气流的温度为290~3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N2时,其温度为50~380℃,压力为7~40MPa,超临界N2与PET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400-1: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CO2时,其温度为50~380℃,临界压力为7~40MPa,超临界CO2与PET聚合物的质量比为1:100-1: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超临界流体熔喷纺丝制备微孔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均相聚合物熔体与外界的压力差为17~24 MPa,熔喷速率为10~2000cm3/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工学院,未经中原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39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