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溶间歇泉成因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136.2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虞修竟;付小敏;李天斌;蔡国军;肖先煊;钟静;甯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二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溶 间歇泉 成因 实验 装置 | ||
1.岩溶间歇泉成因实验装置,包括有水泵的储水箱,底部保持水平的模拟箱,装于模拟箱内的挡水板将模拟箱内腔上、下游分隔成石灰岩腔、三角堰测流腔,位于石灰岩腔内的石灰岩体中有溶腔、与溶腔相通的含间隙泉出口的虹吸管路,溶腔顶部有透水网孔板,透水网孔板上覆盖有砂砾石形成的浅层地下含水层,虹吸管路的入口端高于间歇泉出口端,虹吸管路最高处低于溶腔顶部,挡水板上有过水孔,三角堰测流腔内装有至少二块消能透水板、有堰口的三角堰,三角堰测流组件装于模拟箱壁相对消能板和三角堰间的位置上且与三角堰测流腔连通,挡水板上的过水孔的高度低于间歇泉出口高度而高于三角堰堰口高度,位于模拟箱外上游端的通过升降调节器能升、降的供水箱中有分别通过管道与储水箱内水泵和模拟箱内浅层地下含水层相通的供水腔、通过管道与储水箱相通的溢流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间隙泉成因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溶腔内垂直于模拟箱底部的隔水板将溶腔分隔成第一溶腔、第二溶腔,有控制阀的连通管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溶腔底部连通,连通管过水量大于间歇泉的最大流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溶间隙泉成因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溶腔和第二溶腔的容积比为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溶间隙泉成因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管上装有含排水控制阀的排水管。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溶间隙泉成因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调节器中有分别装于模拟箱外上游上、下端的上支座、下支座、装在供水箱上的有内螺纹的支耳,调节螺杆一端依次穿过上支座、与支耳螺纹配合后伸入下支座中且能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1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