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4571.5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6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乐;孙晓菲;涂兴钊;张斌彬;郭培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3/06 | 分类号: | C07C313/06;B01J31/22;C07C33/20;C07C2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基叔 丁基 亚磺酰胺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其特征在于它是如下结构式的化合物:
式中,硫原子的构型为R构型、S构型或者二者的任意混合;R1、R5为H、C1~C6烷基,R1、R5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2、R3、R4为H、C1~C6烷基、芳基、硝基、烃酰基、甲酰基、羧基、烃氧基、卤素,R2、R3、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1和R2或者R2和R3与A环共同构成萘环;R1、R2、R3、R4、R5至少有一个非H的取代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是在氩气或氮气保护下,在钯、膦配体以及碱存在下,叔丁基亚磺酰胺和卤代芳烃发生C-N交叉偶联反应生成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其合成通式如下:
式中,硫原子的构型为R构型、S构型或者二者的任意混合;R1、R5为H、C1~C6烷基,R1、R5可相同,也可以不同;R2、R3、R4为H、C1~C6烷基、芳基、硝基、烃酰基、甲酰基、羧基、烃氧基、卤素,R2、R3、R4可相同,也可以不同;R1和R2或者R2和R3与A环共同构成萘环;R1、R2、R3、R4、R5至少有一个非H的取代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钯为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 (缩写为Pd2(dba)2)、双(二亚芐基丙酮)钯(0)(缩写为Pd(dba)2)、四(三苯基膦)合钯(0)、醋酸钯(缩写为Pd(OAc)2)、氯化钯(分子式为PdCl2);叔丁基亚磺酰胺∶卤代芳烃:钯的摩尔比为1∶0.9~2∶0.005~0.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膦配体为2-二叔丁基膦-2',4',6'-三异丙基联苯(别名tBu-XPhos)、2-二环己基膦-2',4',6'-三异丙基联苯(别名XPhos)、2-二叔丁基膦联苯(别名JohnPhos)、2-二环己基膦联苯(别名Cy-JohnPhos)、三叔丁基膦(别名tBu3P)、2-双环己基磷-2',6'-二甲氧基联苯(别名SPhos)、2-二环己膦基-2'-(N,N-二甲胺)-联苯(别名tBu-DavePhos),2,2'-双-(二苯膦基)-1,1'-联萘(别名BINAP)、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别名XantPhos);膦配体与钯的摩尔比为1~2∶1(对于单膦配体而言),或者0.5~1∶1(对于双膦配体而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铯、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碱与卤代芳烃的摩尔比为1~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20~150℃,优选为70~110℃,反应时间为2~48小时,优选为12~28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芳基叔丁基亚磺酰胺,它的用途在于作为配体促进乙基锌对苯甲醛的加成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5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