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841.2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樋口浩司;沢田圭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作为记录装置的喷墨式打印机。
该喷墨式打印机使用卷筒纸以作为记录介质,并且为了在由喷墨头实施印字的印字区域内保持由于表面起伏等的影响而上翘的卷筒纸的平面性,而在压印板上具备多个抽吸孔。多个抽吸孔随着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远离而逐渐变小,且随着从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附近向该宽度方向外侧远离而逐渐变小。
根据该结构,由于随着记录介质的输送而从较大的抽吸孔开始被闭塞,因此能够加快抽吸压的升高。即,由于即使在较小的抽吸孔未被闭塞而开口的状态下该抽吸孔的流路阻力也较高,因此能够确保,用于确保记录介质的平面性的足够的抽吸压。
但是,上述喷墨式打印机被构成为,在相对于喷墨头的印字区域被配置在下游侧的抽吸孔开口的状态下,实施对记录介质的印字。根据该结构,从喷墨头喷射的油墨在飞射中会被该抽吸孔吸引,从而产生所谓的油墨的飞射弯曲。由此,有时会产生印字品质的劣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11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记录介质的平面性的同时,抑制印字品质的劣化的记录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记录装置,其具有:支承部件,其在对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上,形成有多个对该记录介质进行抽吸的抽吸孔;输送装置,其沿着上述支承面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输送;记录头,其对被上述支承面支承的上述记录介质喷射流体,从而进行印字;控制装置,其在上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前端部到达了对如下的上述抽吸孔进行覆盖的位置时,使上述记录头实施上述印字,其中,所述抽吸孔为,在上述支承面上形成于上述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的位置处的抽吸孔;限制部件,其在上述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形成在上述最下游的位置处的上述抽吸孔的下游侧,且对上述记录介质相对于上述支承面的、高于等于预定高度的上翘进行限制。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本发明沿着压印板的支承面而对记录介质进行输送,并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前端部到达了对如下的抽吸孔进行覆盖的位置的时间点,实施记录头的印字,其中,所述抽吸孔为,在支承面上形成于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的位置处的抽吸孔。根据该结构,由于抽吸孔全部被闭塞从而不会在记录介质的周围形成不必要的空气流动,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流体的飞射弯曲而导致的印字品质的劣化。但是,由于当在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的前端部到达了,对在支承面上形成于输送方向上的最下游的位置处的抽吸孔进行覆盖的位置的时间点,实施记录头的印字时,在该印刷中,将无法对通过输送而逐渐从抽吸区域偏离的记录介质的前端部的上翘进行抑制,因此在抽吸区域的下游侧设置限制部件,从而对记录介质的前端部的上翘进行抑制。由此,能够抑制如下现象,即,在偏离了抽吸区域的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上发生上翘,而与记录头接触,或者,前端部的上翘甚至对印字区域的部位带来上翘的影响而使部分抽吸孔开口,从而导致流体被引入记录介质的背面侧。
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即,通过多个上述抽吸孔而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抽吸的抽吸区域,在上述输送方向上包括由上述记录头实施印字的印字区域,且相对于该印字区域而延伸至上游侧和下游侧,并且,上述输送方向上的、上述下游侧的上述抽吸区域的长度,短于上述上游侧的上述抽吸区域的长度。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使相对于印字区域处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抽吸区域,与相对于该印字区域处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抽吸区域相比相对较小,从而减小相对于印字区域而向输送方向下游侧溢出的记录介质的区域。由此,能够确保较大的记录介质的印字区域。
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即,上述限制部件的、与上述记录介质接触并对上述上翘进行限制的接触部,以在上述支承面的垂直方向上,从上述支承面空开大于等于上述记录介质的厚度的间隙的方式而配置。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本发明中,即使在记录介质的前端部产生上翘,也由于接触部以从支承面空开大于等于记录介质的厚度的间隙的方式而配置,因此能够将记录介质的前端部导入该间隙中而抑制上翘。
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了以下结构,即,上述限制部件的、与上述记录介质接触而对上述上翘进行限制的接触部为辊的圆周面,其中,上述辊以围绕在与上述输送方向正交的、上述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而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8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