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烷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电缆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4989.6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赵怀顺;徐福明;林丽云;郑高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5;H01B5/08;H01B13/00;H01B13/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烷 阻燃 交联 烯烃 电缆 方法 | ||
1.一种硅烷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电缆,所述的电缆依次由导体、绝缘层、填充层、阻燃隔氧层和外护层组成;其特征在于绝缘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烯烃材料,缆芯外绕包无卤高阻燃包带形成隔氧层,外护层采用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导体采用绞合圆形铜导体或绞合紧压圆形铜导体。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为单芯电缆、二芯电缆、三芯电缆、四芯电缆或五芯电缆。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材料绝缘温度高达9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
①所述的填充层为高阻燃无机纸绳;
②阻燃隔氧层的包带标称厚度不小于0.20mm,绕包四层,重叠率不小于30%;
③外护层紧密挤包在阻燃隔氧层上。
6.按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采用二步法,即用已接枝的硅烷共聚物以95∶5的质量比添加催化母料在普通Φ90/25挤塑机挤出,由以下任一方法实现交联:
a.浸入80-90℃热水中,交联2-4小时;
b.暴露在0.15bar低压蒸汽湿度中,交联3-5小时。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接枝好的硅烷共聚物与催化母料必须在挤塑机挤制前混合,以防止预交联,且已接枝的硅烷共聚物开袋后3-5小时内用完。
8.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的方法,单线拉制-退火-导体绞合-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层-火花试验-成缆-阻燃隔氧层-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外护层-喷印-检验包装,具体制作过程为:
(1)单线拉制
Φ8.00mm铜杆经过多道拉伸,拉制成圆铜单线,拉丝工艺与一般电缆生产相同;
(2)退火工艺
圆铜单线拉制后,经过退火再结晶,退火温度控制范围精密;
(3)导体绞合
导体采取正规绞合,保证导体的结构稳定。合理设计各绞合层的节距比,保证导体的弯曲性能和紧密性,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划痕;
(4)低烟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
低烟无卤阻燃硅烷交联聚烯烃绝缘材料挤出后,合理控制交联温度、交联时间,保证绝缘充分交联。绝缘线芯采用颜色标识,每个回路的主线芯颜色为红色、黄色、绿色、中性线为蓝色,接地线为黄/绿双色;
(5)火花试验
绝缘线芯应按GB/T3048.9规定的交流50Hz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验;
(6)成缆
成缆方向为右向,缆芯按红、黄、绿、蓝及黄/绿双色顺序顺时针排列,缆芯圆整紧密;
(7)阻燃隔氧层
无卤高阻燃包带标称厚度不小于0.20mm,绕包四层,重叠率不小于30%,合理控制绕包的重叠率;
(8)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外护层
外护层采用热塑性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控制挤制的温度和速度,保证电缆表面平整、色泽均匀,塑化良好;
(9)喷印
在外护层表面喷印厂名、型号、额定电压、规格、长度等连续标识。每相邻两个完整标志首尾间距不大于500mm;
(10)检验包装
挤出的成品挂好标签、注明产品型号、规格、长度及操作者、生产日期等,经检验人员确认合格并签字或盖章后放置到规定场地整齐摆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9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