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光弹性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5322.8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3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宇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5/08;D03D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光 弹性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丝光弹性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弹性面料很多,但有的布面纹路不清晰、手感粗糙,视觉上立体感不强,弹性一般。也有象原料中采用氨纶纤维使面料手感柔软、有弹性,但此类面料的弹性恢复性能较差,做成成衣穿着后人们经常受到屈伸的部位(如臀部、膝部、肘部等)会产生起拱现象,特别是洗涤次数较多后起拱现象更严重,穿着不舒适,有束缚感,而且水洗后成衣的尺寸会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丝光弹性面料,通过对面料原料的合理配置和选择,使面料布面纹路清晰、细腻,又有纵横竹节效果,立体感强,手感柔软、挺括,不易起皱,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丝光弹性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采用木绵纤维、大豆纤维和花生纤维形成的复合纤维,纬纱为由弹性纤维与纯绵纤维包覆聚氨酯纤维形成的复合纤维,纬纱中各种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
纯绵纤维:10%-45%、
弹性复合纤维:55%-90%、
聚氨酯纤维:1.5%-2. 0%,
整个面料中各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
木棉纤维:12%-20%、
大豆纤维:7%-15%、
花生纤维:0.5%-1.0%、
纯棉纤维5%-35%、
弹性纤维:40%-75%、
聚氨酯纤维:1.0%-1.8%。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纤维为Vita-ss弹性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纤维是芳香双异氰酸酯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大豆纤维是由聚酰胺和大豆复合纺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花生纤维是由花生蛋白质制得。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纬纱采用250De的Vita-ss弹性纤维与纯棉竹节12支包覆30De聚氨酯纤维丝复合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丝光预缩整理的面料布面纹路清晰、细腻,又有纵横竹节效果,雨丝交纵,立体感强,弹性极佳,手感柔软、挺括,不易起皱,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能,衣着后不会像氨纶弹力面料一样,防止了在服装经常受到屈伸的部位(如臀部、膝部、肘部等)产生起拱现象,且不受着衣次数洗涤次数的限制,穿着舒适性好,无束缚感,成衣后水洗尺寸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一种丝光弹性面料,包括经纱和纬纱,经纱采用木绵纤维、大豆纤维和花生纤维形成的复合纤维,纬纱为由弹性纤维与纯绵纤维包覆聚氨酯纤维形成的复合纤维,纬纱中各种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
纯绵纤维:10%-45%、
弹性复合纤维:55%-90%、
聚氨酯纤维:1.5%-2. 0%,
整个面料中各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
木棉纤维:12%-20%、
大豆纤维:7%-15%、
花生纤维:0.5%-1.0%、
纯棉纤维5%-35%、
弹性纤维:40%-75%、
聚氨酯纤维:1.0%-1.8%。
所述的弹性纤维为Vita-ss弹性复合纤维。Vita-ss弹性复合纤维为VSS纤维的商品名,属聚酷类复合纤维,该纤维蓬松、柔软,吸湿排汗,常温易染,纤维光泽亮丽,特别是其弹力效果及弹性恢复性能非常好。
经纱采用纯棉环纺16支和纯绵环纺竹节16支排列而成。这样可使面料显现立体感强的竹节纹。
所述的纬纱采用250De的Vita-ss弹性复合纤维与纯棉竹节12支包覆30De氨纶丝复合而成。这样的纤维组合使面料基础组织较为疏松,密度也不会过大,给纤维回缩留有足够的空隙,以达到更好弹力效果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宇织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宇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5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入口面积可调式涡轮增压系统
- 下一篇:曲柄零件磨内弧专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