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锭细纱机的组合式摩擦假捻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5819.X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方磊;张德良;王林尧;何锡辉;周文华;宋允;廖石民;戴自怡;兰红艳;华根大;万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H7/92 | 分类号: | D01H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沈天培 |
地址: | 2000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组合式 摩擦 假捻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业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环锭细纱机上使用的组合式摩擦假捻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环锭细纱机自1830年发明至今,已有180多年历史,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纺纱主体设备,我国纺织行业的纺纱生产能力已经超过全球总量的50%,现拥有棉纺纱锭1.2亿枚,毛纺纱锭400万枚左右。
传统环锭细纱机具有独特的加捻机理,以及特有的成纱结构,环锭纱的织物手感柔软蓬松,是任何新型纺纱技术不可替代的。
然而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发展,有关环锭细纱机的固有缺陷已被人们所重视。长时期的生产实践表明,环锭细纱机的关键技术瓶颈是纺纱断头和条干不匀,而纺纱断头和条干不匀又是因加捻三角区内的纺纱强力小于该处的纺纱张力。因此降低纺纱张力,同时提高纺纱强力这一研究课题是纺纱领域的科研人员首选的目标任务。
纺纱张力是指环锭细纱机下方纱条传递到加捻三角区的作用力。纺纱张力是一个综合作用力,并时刻不断变化。
纺纱张力又是卷绕张力、钢丝圈阻尼力、气圈离心力、钢领板上下移动的附加动态张力、导纱钩阻尼张力等5种变力的代数和。过高的纺纱张力作用在加捻点上,所产生的不良结果是导致纱条内纤维相互滑移产生意外牵伸,使得纱条条干不匀,细节增多。严重时发生纺纱断头。
纺纱强力是指加捻三角区内的纺纱强力。这与成纱强力有着较大的区别。成纱后的纱条强力决定于纤维的断裂强力、纤维长度、纤维表面卷曲粗糙度和施加捻度高低。随着捻度增加,纱体内纤维抱合力增加,纱条强力也就提高。捻度因素是主要因素并且是直接因素。纺纱强力又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纤维断裂强力,纤维长度,罗拉握持力,加捻三角区宽度和高度。其中直接因素是加捻三角区高度,加捻三角区高度决定了罗拉钳口握持纤维量,加捻三角区高度越低,加捻三角区内的被控纤维就越多,而缩小加捻三角区高度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捻度,增大捻力矩。采用提高捻度来提高纺纱强力与增加捻度来提高成纱强力有着较大区别。纱条上增加捻度可提高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加捻三角区处增加捻度仅仅是能减小三角区的高度,增加罗拉有效握持纤维量。据有关资料得知,纺纱强力极低,以28tex棉纱为例,纺纱强力仅为90~150cN,而成纱强力却有400cN。因此提高纺纱强力,除了防止断头,同样重要的一方面是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目前看来提高加捻三角区的捻度是提高成纱质量,防止断头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但是增加捻度同时又有负面影响,织物手感变硬。
基于传统环锭细纱机的上述缺陷,导致环锭细纱机的应用受到限制,如纺纱速度不能再提高,锭速停留在15000r/min左右,不能低于捻度低于330捻/min的纱线,对适纺纤维的长度和短纤维含量要求较高。
对于环锭细纱机纺纱张力高、纺纱强力低的缺点,人们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改进,现行的改进有以下具体方式:
(1)采用锭端指形锭纺纱。其技术优势是纺纱张力明显提高,结构简单;缺陷是纺纱强力没有提高,相反有所降低,纱条与筒管摩擦严重,毛羽较多;
(2)采用磁性回转导纱器代替导纱钩,能起假捻作用,能将纺纱捻度传递到前罗拉钳口,使加捻三角区缩小,纺纱强力可提高20%左右,纺纱速度也可提高20%左右,可纺制低捻度纱线,缺点是接头操作不方便,导纱器制造成本高,假捻效率低;
(3)201010237244.3号中国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高强力、低张力纺纱装置,采用内设纱线张力阻尼针捧的假捻器,其优点是纺纱张力可降低,纺纱强力可提高,缺点是接头操作不方便;
(4)201110129873.9号中国专利申请采用了一对尘笼形式的摩擦假捻器,实现给湿紧密纺纱,优势是纺纱强力可提高,纺纱张力可降低,接头操作方便,缺点是尘笼的吸风电动机电能消耗较高;
(5)02118588.3号中国专利申请提出的方法和设备可使纺纱张力降低,纺制低捻度纱线。缺点是纺纱强力不能提高,采用所提供的纤维分束机构,罗拉握持的纤维量减少,成纱条干均匀度变差,粗细节增多,假捻器效率低,接头操作不便;
(6)美国专利US7096655 B2与上述02118588.3号中国专利申请相比,除操作较方便外,其它缺陷与问题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改善环锭细纱机纺纱段的捻度分布、提高纺纱强力、降低纺纱张力的组合式摩擦假捻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58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