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川榨菜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6121.X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2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水燕 |
主分类号: | A23L1/218 | 分类号: | A23L1/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川 榨菜 制作方法 | ||
1.本发明涉及一种四川榨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选料分类:个体重150~350克的可整个加工,个体重350~500克的应齐心对破加工,个体重500克以上的,应划成3~4块,做到大小基本一致,竖划老嫩兼顾,青白均匀,防止食用时口感不一,个体重150克以下及斑点、空心、硬头、箭杆、羊角、老菜等应列为级外菜,个体重60克以下,不能作为榨菜,只能合在菜尖一起处理;
2)串菜:串菜时可稍留一寸根茎穿蔑,避免损伤菜身。穿菜时大小分别穿串,青面对白面,使有间隙通风;
3)晾架风干:每50公斤菜约需搭架6.5~7叉菜架,大块菜晾架顶,小块菜晾底层,架脚不得摊晾菜串,力求脱水均匀,在2~3级风情况下,一般须晾晒7天,平均水分下降率为:早菜42%、中菜40%、晚期尾菜38%;
4)下架:坚持先晾先下,要求菜头周身活软,无硬心,严格掌握干湿程度,适时下架,下架后剥皮去根:砍掉过长根茎,剥尽茎部老皮;
5)压榨:头腌时下架菜块必须当天下池,防止堆积发烧,头腌每100公斤用盐4公斤,拌和均匀下池,层层压紧排气,早晚追压,头腌约需72小时,追去苦水,翻池二腌时分层起池,调整上、下、中边的位置,二腌用盐7~8%,拌和揉搓须均匀,二腌约需7天以上,保证盐分进入菜中,防止菜变酸;
6)修剪时用剪刀挑尽老筋、硬筋、修剪飞皮菜匙、菜顶尖锥,剔去黑斑、烂点和缝隙杂质,防止损伤青皮、白肉,修剪整形时,二次剔出混入的次级菜,淘洗当天修剪整形的菜头,必须当天用三次清盐水仔细淘洗,压榨采用机压,使压力基本均匀,压榨后菜头含水率控制在72~74%之间;
7)拌料:下榨的菜头必须晾干明水,以免料面稀糊,每100公斤榨菜用辣椒面1.1~1.25公斤、混合香料粉0.12~0.2公斤、花椒0.3~0.5公斤、食盐4.5~5.5公斤,香料粉配方为:八角50%、甘草25%、干姜20%、胡椒5%,要求磨细拌匀,64目筛过,整个加工过程三次(包括头腌、二腌、拌料)用盐量以16.5%为准,成品含盐量在12~14%之间;
8)装坛时每坛分五次装入,五压五杵,层层压紧,用力均匀,防止捣烂菜块,直到压出卤水,装坛时严防泥沙异物混入,“五次装入”系头层10公斤、二层12.5公斤、三层7.5公斤、四层5公斤、五层1~1.5公斤,并用手摆成向外的环形,填塞孔隙并压紧,选用色素少,纤维多的长梗菜叶或玉米壳,用盐预先腌制拌和香料粉封口,按质量指标检验合格后,标明装坛人员,日期,毛口入库贮存,分期分批堆码,定期进行清口检查,追压卤水,产品出厂前,必须重新进行质量检查、测重、压紧排卤、换扎口叶,才封水泥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水燕,未经刘水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1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薄膜吸咀
- 下一篇:耐磨旋转导入式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