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数据的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6749.X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5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伟;何林强;张兴明;傅利泉;朱江明;吴军;吴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项京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数据 接收 方法 | ||
1.一种网络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时处理流程、接收者对象处理流程和数据接收处理流程;
所述定时处理流程在每次定时时间到时,检查预设的接收者对象注册表,在接收对象注册表不为空时,调用其中每个接收者的接收接口,驱动各个接收接口执行所述数据接收处理流程;
所述接收者对象处理流程在一个接收会话初始化后,设置使用的套接字,,将该会话的接收者对象添加到所述接收者对象注册表中,并由定时处理流程驱动在所述接收接口中操作套接字执行数据接收处理流程,在所述的接收接口执行完数据接收处理流程后,将该会话的接收者对象从接收者对象注册表中删除;
所述数据接收流程为操作系统套接字提供的数据接收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处理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A1、建立并启动定时器;
A2、等待定时器超时;
A3、在定时器超时时,重启定时器;并检查接收者对象注册表,判断其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返回步骤A2;否则,执行步骤A4;
A4、调用接收者对象注册表中每个接收者的接收接口,驱动各个接收接口执行所述数据接收处理流程;返回步骤A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中,在等待定时器超时前,还包括:判断系统是否关闭的步骤,在系统关闭时注销定时器,结束流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者对象处理流程为C++的一个数据接收基类的派生类流程;
所述数据接收基类中封装了开始接收接口和停止接收接口;
该派生类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B1、接收会话初始化后,设置该会话使用的套接字的接收缓冲区;
B2、调用数据接收基类中的开始接收接口,将该会话的接收者对象添加到所述接收者对象注册表中;
B3、判断是否继续接收网络数据,如果是,则执行步骤B4;否则,执行步骤B5;
B4、定时处理流程驱动在所述接收接口中操作套接字执行数据接收处理流程后,返回步骤B3;
B5、调用数据接收基类中的停止接收接口,将该会话的接收者对象从接收者对象注册表中删除后,结束流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1中,套接字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根据网络数据平均码流的大小和定时器时间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系统具有多个CPU,则在定时处理流程中建立与CPU数量相同的定时器;每个定时器对应设置一个接收者对象注册表;每个定时器超时时检查各自对应的接收者对象注册表;
所述步骤B2中,数据接收基类中的开始接收接口,将该会话的接收者对象添加到最不繁忙的接收者对象注册表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均每个定时器由一个线程承载,多个线程由多个CPU承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3所述判断是否继续接收网络数据为:判断是否数据接收完毕或者判断是否网络异常;如果数据接收完毕或者网络异常,则判定不继续接收网络数据。
9.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对象注册表由一队列实现,其中保存了各个接收会话对应的所述派生类实例的指针。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时器定时时间为10-20毫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7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互联网支付方法
- 下一篇:基于在线离线一体化的维护管理系统和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