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钇元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7212.5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3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吕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峰鑫海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14;B28B3/02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曹宏光 |
地址: | 024000 内蒙古自治区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元素 蒸压加气 混凝土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钇元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现有的新型墙体材料定义标准,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等建筑,都被列为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现有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等主要原材料组成,作为胶凝材料的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石灰石和黏土以及大量的煤炭等高品质能源;在混凝土生产中,又加入了大量的石灰石块,二者所消耗石灰石资源的经济价值要远大于烧砖所用黏土资源的经济价值;再者,墙体、框架基本都是实心的,混凝土比重大、用量多,既浪费了原材料,又增加了建筑物的荷重,加大了基础处理和施工费用,而且生产周期长,隔音、耐热性能也不好;现有的蒸压加气混凝土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其粘稠度高,物料不容易均匀混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并提供一种钇元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它降低了砌块的粘稠度,使各种物料混配均匀,提高了充盈性,提高砌块抗压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钇元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分为钇元素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和钇元素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两种。
钇元素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由如下原料组成,按重量比为:
砂 55~70份,氧化钇 0.03~0.06份,石灰 23~28份,水泥 6~11份,石膏 2~6份,铝粉 0.8~1.2份,钙基膨润土 2~7份。
优选的是,砂 62份,氧化钇 0.03份,石灰 25份,水泥 9份,石膏 4份,铝粉 0.9份,钙基膨润土2份。
钇元素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由如下原料组成,按重量比为:
粉煤灰 60~70份,氧化钇 0.03~0.06份,石灰 25~30份,水泥 6~8份,石膏 2~6份,铝粉 0.8~1.2份,钙基膨润土 2~7份。
优选的是,粉煤灰 63份,氧化钇 0.05份,石灰 26份,水泥 7份,石膏 4份,铝粉 1份,钙基膨润土 3.5份。
一种基于上述钇元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原料加工;
①将砂加工至0.080mm方孔筛通过,筛余量≤15%,堆放待用;
②石灰加工至0.080mm方孔筛通过,筛余量≤15%,消化速度(min)5~15,消化温度(℃)60~90,未消化残渣(%)≤10;
③钙基膨润土加工至通过300目筛,筛余量≤1%;
④氧化钇为市购产品,可直接使用;
⑤水泥、石膏(脱硫)、铝粉从市场上购得直接使用;
(2)、原料混配;
将上述原料按计算比例加入浇注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制成料浆;
(3)、注模;
将搅拌均匀的含有稀土元素钇的混凝土料浆浇注进模具内;
(4)、预养;
经过一定温度和时间的预养,待胚体达到一定硬度,即可准备切割;
(5)、翻转;
翻转吊具把模具在空中作90度翻转;
(6)、脱模;
翻转吊具使用脱模装置,是模具与胚体分离,并把胚体连同侧板一起吊运至切割小车上;
(7)、纵向两侧面切割;
切割机首先对胚体两侧面进行垂直切割;
(8)、纵向切割;
然后对胚体进行纵向水平切割;
(9)、横向切割;
最后对胚体进行横向垂直切割;
(10)、吊至蒸养小车;
切割好的胚体由半成品吊具连同侧板一起吊至蒸养小车上;
(11)、入釜;
对切割好的胚体进行编组,入釜待蒸养;
(12)、蒸养;
在一定温度195℃,压力1.2Mpa下,对胚体进行10~14个小时的蒸养;
(13)、出釜;
蒸养后的成品出釜;
(14)、成品吊堆;
由成品吊具将成品堆垛;
(15)、包装、装车;
将成品包装后装车;
(16)、侧板返回;
侧板经侧板辊道返回;
(17)、与脱模空模重组;
侧板与脱模后的模框重新组合;
(18)、清理、喷油;
清理重新组合的模具和侧板,等待下次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峰鑫海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赤峰鑫海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7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