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缸式气爪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9331.4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富强;刘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5/06 | 分类号: | 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式气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气缸式气爪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同,我们播放机上观看的音像文件使用的VCD,DVD就是一种光盘。而软盘由于其容量太小逐渐被淘汰,光盘凭借其大容量储存得到广泛应用。光盘一般由基板、记录层、反射层及保护层组成,需要激光记录及读取信息,因此,光盘的表面需要保持光滑平整。
在光盘的自动化生产线中,为了保护光盘,在对光盘进行传送及放置的过程中,一般使用机械手抓取光盘的边缘或中心孔。现时使用的机械手虽然定位精度高,生产时抓取光盘准确,但是其结构过于复杂,操作难度高,而且购买费用太高,使生产成本太大,并不能大量使用;另外,还有一种三爪装置,通过购买成品的气缸及气缸的执行机构,通过气缸的推动使动作执行机构产生动作而抓取光盘,但是由于市场上的动作执行机构并不是针对生产光盘而设计的,因此使用该抓取设备并不能直接与光盘配合使用;若需要与光盘进行配合使用则还需要自行加工零件使之能与光盘配合,但是,这样亦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不利于生产。
基于上述缺陷,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气缸式气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气缸式气爪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式气爪装置,适用于对带中心孔的碟片进行夹持及传送,包括吸碟头、气缸及活塞杆,所述吸碟头具有若干气爪且固定于所述气缸的前端,所述气缸内开设有气腔,所述活塞杆中部套接并固定一分隔环,所述分隔环内置于所述气腔内将所述气腔密封地分隔成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气缸侧面开设有第一进出气口及第二进出气口,所述第一进出气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进出气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活塞杆密封且可滑动地穿过所述气腔,且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伸出所述气缸并可顶推所述气爪张开或紧闭。
较佳地,所述气爪分别弹性地向所述吸碟头中心轴线靠近,所述气爪的外侧壁形成夹持面,所述吸碟头夹持所述碟片时,所述夹持面与所述碟片中心孔的边缘抵触。通过利用所述气爪的的弹性作用,使所述气爪能张开或紧闭,从而使所述气爪的侧壁与所述中心孔的边缘抵触或分离,实现夹持碟片或放下碟片。
具体地,所述气爪的内侧面开设有向内偏离所述吸碟头中心轴线的抵触斜面,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设有推动斜面,所述活塞杆顶推所述气爪时,所述推动斜面与所述抵触斜面滑动抵触。由于所述活塞杆可在所述气缸内来回滑动,因此,在所述活塞杆顶端及所述气爪内侧开设所述相互抵触的推动斜面及抵触斜面,可使所述活塞杆伸出时带动所述推动斜面推动所述抵触斜面而达到推动气爪的张开,退缩时释放所述抵触斜面而使气爪弹性回复实现自动紧闭。
较佳地,所述气缸式气爪装置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抵压并固定于所述气缸的后端。
具体地,所述气缸式气爪装置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压盖开设有滑动孔及容置腔,所述活塞杆的末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滑动孔中并向所述容置腔内轴向地延伸出螺柱,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母在所述活塞杆顶推所述吸碟头时与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抵触。通过利用所述调节螺母在所述螺柱上旋进旋出的调节作用,实现对所述活塞杆伸出长度的微调,从而控制吸碟头的张开大小,使其能刚好撑开所述碟片的中心孔而夹持所述碟片,防止吸碟头张开过大而让碟片变形或损坏。
较佳地,所述分隔环的侧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将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密封地分隔。由于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进行交替进气及出气,因此,设置所述密封槽及密封圈可以使所述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密封地隔绝,防止漏气而使活塞杆不能滑动或滑动不精确。
较佳地,所述活塞杆的顶端还延伸出圆柱顶头,所述活塞杆顶推所述气爪张开而夹持所述碟片时,所述圆柱顶头突出于所述气爪的边缘。由于放置碟片时,所述吸碟头可能会与承载碟片的定位头接触,因此,设置所述圆柱顶头,并使所述圆柱顶头突出于所述气爪,避免了在所述活塞杆撑开所述气爪时直接与承载碟片的定位头接触,延长了所述吸碟头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气爪数量为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合金防爆性能测试方法
- 下一篇:车用活塞杆斜槽加工工艺